[实用新型]采用间歇振打方式的梭槽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0424.8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唐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D88/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8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间歇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梭槽,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间歇振打方式的梭槽。
背景技术
在生产型或开采型企业的物料转运过程中,梭槽作为主要工具将物料从一个装置转运到另一个装置,完成物料的输送工作。对于水分较低或者干物料时,可以顺利的完成物料的转运工作,但是对于含水量较大的物料,采用梭槽进行转运时,物料经常会粘附于梭槽壁上,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堵料现象。
因此,现有梭槽上通常设置有振打器,用于将粘附梭槽壁上的物料振落,该振打器的数量通常为一个,采用点动控制,按住起动按钮振打器工作,松开就停止,操作人员重复操作,从而增加了劳动强度,如果将起动按钮垫住不松开,就会使得仓壁振打器长期处于重负荷连续工作状态,从而容易导致在较短的时间内频繁烧坏振打器电机的现象,常常因为振打器烧坏而造成料仓堵料,并且长期振打也容易造成仓壁撕裂,既影响生产又增大了设备维修费用的投入,造成了众多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改进,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梭槽侧壁进行间隙式振打,防止堵料的梭槽,能够消除由于过负荷而造成的烧坏振打电机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采用间歇振打方式的梭槽包括梭槽本体和振打器,所述振打器设置于梭槽的侧壁,所述振打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采用1#电机和2#电机驱动,所述1#电机和2#电机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控制,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停止按钮、启动按钮、1#接触器、2#接触器、1#时间继电器、2#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所述停止按钮的一端接火线,另一端依次串联启动按钮、2#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1#接触器的线圈后与零线相联接,所述1#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与1#接触器的线圈并联,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辅助触头与1#接触器的常开辅助接头并联后,再与启动按钮并联;
所述1#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的一端通过停止按钮联接到火线,另一端依次串联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辅助触头、2#接触器的线圈后与零线相联接,所述2#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与1#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并联,所述2#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与2#接触器的线圈并联;所述2#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的一端通过停止按钮联接到火线,另一端与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串联后联接到零线;
所述1#接触器的三相常开触头分相接入1#电机定子绕组的U、W、V三相输入回路上,所述2#接触器的三相常开触头分相接入2#电机(M1)定子绕组的U、W、V三相输入回路上。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安全开关,所述安全开关与停止开关串联且设置在火线与停止开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梭槽的点动控制方式,而改用间歇振动方式,通过电气元件的相互配合,能够达到两个振动器交替工作的目的,不仅能够满足生产的顺利进行,又能从根本上消除由于过负荷而造成的烧坏振打电机的现象,同时提高了振打器的工作效率,还减少了振打器连续工作所带来的电能浪费及设备维修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控制电路的一次回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控制电路的二次回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间歇振打方式的梭槽,包括梭槽1本体和振打器2,振打器2设置于梭槽的侧壁,振打器2为两个且分别采用1#电机M1和2#电机M2驱动,1#电机M1和2#电机M2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控制,控制电路包括停止按钮SB2、启动按钮SB1、1#接触器、2#接触器、1#时间继电器、2#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停止按钮SB2的一端接火线W1,另一端依次串联启动按钮SB1、2#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KM21、1#接触器的线圈KM1后与零线N相联接,1#时间继电器的线圈SJ1与1#接触器的线圈KM1并联,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辅助触头ZJ11与1#接触器的常开辅助接头KM11并联后,再与启动按钮SB1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04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