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膏体充填支护一体化液压支架的后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0981.X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华;周如虹;翟玉芳;翟荣涛;张智峰;田权;逯明健;李少红;张冬梅;宋新扩;郭振宇;韩山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15/50;E21D15/44;E21F1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填 支护 一体化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特别涉及液压支架,具体是一种膏体充填支护一体化液压支架的后架。
背景技术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村庄搬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充填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充填开采技术已成蓬勃发展之势。目前,回填采空区一般使用水砂充填、风力充填膏水填和矸石充填。膏水充填比较方便,充填时只需要要通过支架上的挡板与隔板形成密封空间,再注入膏体即可,省去了夯实操作,简化充填支护一体化液压支架的结构。现有的膏体充填支架顶梁后部的支护结构(后探梁),大多为固定不动的结构,当充填的膏体凝固时,该后探梁与膏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不便于移架,甚至会破坏刚凝固的膏体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膏体充填支护一体化液压支架的后架,所述的这种膏体充填支护一体化液压支架的后架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充填支架的后探梁大多为固定不动的结构,这与充填的膏体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不便于移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充填支护一体化液压支架由前架和后架构成,在后架顶梁后端通过销轴铰接有后探梁,在该销轴轴线下方、后探梁左端面与后架顶梁右端面相接触,在该销轴轴线上方、后探梁左端面与后架顶梁右端面之间设有距离。
在该销轴轴线上方、后探梁左端面与后架顶梁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mm。
后探梁采用高强度箱体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膏体充填支护一体化液压支架的后架,其与顶梁后部销接,由于铰接销轴轴线上方、后探梁左端面与后架顶梁右端面之间设有距离,所以该后探梁可以稍许向上摆动一个小的角度,在向前移架时由于后探梁摆动小的角度,便可以减小后探梁与充填膏体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移架,确保充填结构的完整。在该销轴轴线上方、使后探梁左端面与后架顶梁右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mm,这样后探梁转动角度最大为5°,在充填后移架时既可以减小后探梁与膏体之间的摩擦力,又避免了后探梁的大幅度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充填支护一体化液压支架由前架和后架构成,在后架顶梁1后端通过销轴2铰接有后探梁3,在该销轴2轴线下方、后探梁3左端面与后架顶梁1右端面相接触,在该销轴2轴线上方、后探梁3左端面与后架顶梁1右端面之间的设有20mm的距离4,后探梁可以绕销轴转动,其转动角度最大为5°,在充填后移架时既可以减小后探梁与膏体之间的摩擦力,又避免了后探梁的大幅度运动,确保其稳定性,后探梁3采用高强度箱体焊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0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水泵过滤塞
- 下一篇:一种用于幕墙板块安装的连接结构以及幕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