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箱齿轮轴系的布置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1331.7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秦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孚动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85 | 分类号: | F16H3/085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齿轮轴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齿轮轴系的布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六档手动变速箱的齿轮轴系布置方案。
背景技术
九十年代初期,五档位的变速箱悄然兴起。各大汽车品牌,包括奔驰、三菱、本田、桑塔纳等,均陆续开始推出配备五档位变速箱的车型。总的来说,第五档位一般为第二超速档,降低可变的传动比,提高车速,是当时高速公路在国内开始普及后,用户对汽车性能的新要求。不久后,市场的发展使得配备五档位变速箱的汽车成为了主流。大多数五档位变速箱的结构原理都是由输入轴和输出轴齿轮的直接啮合来实现变速的。
而近年来兴起的六档手动变速箱在国内属于先进的技术,从市场运用上看,相比传统的五速变速箱,优点在于:1、换挡更平滑,过渡更平稳,驾驶更舒适;2、更多的减速比提供更多的输出转速选择,从而可以适应更多的路况和驾驶需求;3、减小了发动机的负担,同时具备了更加优秀的节油表现;4、更高车速,更多快感。从结构设计上看,一根输入轴,两根输出轴的布置使整个箱子更加平衡。
但现有的六档变速箱齿轮轴系的布置受多种因素影响:数比的匹配,中心距的匹配,空间的限制,接合装置和齿轮的空间,轴向的尺寸,受力的均衡等,使得其齿轮轴系布置大多不够合理,如日本特许专利第4382973号于2009年10月2日公开了一款手动变速箱,其通过齿轮的轴系布置实现了六档手动变速,但是该手动变速箱三四档的换档顺序与一二及五六档不符,需额外的换档转化机构来实现,同时,数比较难匹配,且轴向距离长。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布置更为合理,占空间更小的的六档手动变速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变速箱齿轮轴系的布置结构,其通过改变传统齿轮的布局,使变速箱内部结构更为简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速箱齿轮轴系的布置结构,包括一输入轴,平行于所述输入轴且位于所述输入轴两侧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空套有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空套有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和倒档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空套有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和六档从动齿轮,所述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一档主动齿轮、二三档主动齿轮、输入轴四档/五档双联齿轮和六档主动齿轮,所述六档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二三档主动齿轮和所述四五档主动齿轮之间,所述一档从动齿轮与所述一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与所述二三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四档从动齿轮和所述五档从动齿轮与所述四五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六档从动齿轮与所述六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档齿轮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从动齿轮相配合并用于切换档位的接合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还设有一第一主减主动齿轮,所述倒档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减主动齿轮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之间。
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还安装有倒档接合装置,其设置于所述三档从动齿轮和所述倒档齿轮之间,倒档时倒档接合装置与所述倒档齿轮接合。
所述接合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一档从动齿轮和所述二档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一接合装置。
所述接合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三档从动齿轮和所述四档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二接合装置。
所述接合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五档从动齿轮和所述六档从动齿轮之间的第三接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这样实现:
一种变速箱齿轮轴系的布置结构,包括一输入轴,平行于所述输入轴且位于所述输入轴两侧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齿轮,所述输出轴上空套有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空套有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和倒档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空套有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和六档从动齿轮,所述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一档主动齿轮、二三档主动齿轮、输入轴四档/五档双联齿轮和六档主动齿轮,所述六档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二三档主动齿轮和所述四五档主动齿轮之间,所述一档从动齿轮与所述一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二档从动齿轮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与所述二三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四档从动齿轮和所述五档从动齿轮与所述四五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六档从动齿轮与所述六档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倒档齿轮与所述一档从动齿轮啮合,各从动齿轮至少其中一侧在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上安设有接合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还设有一第一主减主动齿轮,所述倒档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减主动齿轮和所述三档从动齿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孚动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吉孚动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1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铃薯反季节高效基质袋培方法
- 下一篇:植物微灌补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