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球头用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1549.2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姚慧杰;赵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8 | 分类号: | F16C1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昱;刘华联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球头用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尤其涉及一种内球头用衬套,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例如在汽车转向机中所使用的内球头总成都是由内球头座、衬套和内球头组成的。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衬套1是和内球头座3紧密地贴合在一起而使得二者之间无相对运动,衬套1同时还与内球头2相互接触而其间存在相对运动,因此在经过一段使用时间后,由于衬套1和内球头2之间不断接触而致使衬套1发生磨损,进而使得内球头2与衬套1之间的间隙不断变大,造成衬套1和内球头座3之间不能再紧密贴合,即产生了内球头松动现象。由于间隙增大,这将会对例如汽车转向机等安装了内球头总成的机械结构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例如,因为间隙增大将会使汽车转向系统的机械噪音变大而影响到整车的NVH(噪音、振动、平顺性)等级水平,也会使得汽车出现跑偏现象而影响汽车的正常安全行驶,还将对汽车转向系统的响应性及转向机的使用寿命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711432、题为“用于耦合两个轴的装置”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耦合单元,该耦合单元设有一个具有内球窝及一个外球窝的球形衬套,然而该球形衬套并不能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补偿内球头间隙并且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内球头用衬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衬套使用磨损而造成间隙变大的问题,从而消除内球头松动现象,避免频繁更换衬套。
为实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球头用衬套,所述衬套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第一层在所述衬套被装配于内球头座和内球头之间后贴合于所述内球头座,而所述第二层则与所述内球头相接触。
在上述的内球头用衬套中,优选地,所述中间层由弹性元件构成。
在上述的内球头用衬套中,优选地,所述中间层在所述衬套被装配于所述内球头座和内球头之间后处于压缩状态。
在上述的内球头用衬套中,优选地,所述中间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层的形状、所述第二层的形状均相适配。
在上述的内球头用衬套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第二层以及中间层均呈环状。
在上述的内球头用衬套中,优选地,所述衬套的形状是由所述第一层、第二层以及中间层一体成形的。
在上述的内球头用衬套中,优选地,所述衬套的形状是由所述第一层、第二层以及中间层相互连接形成的。
在上述的内球头用衬套中,优选地,所述衬套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附加层,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层和中间层之间;和/或
至少一个第二附加层,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层和中间层之间。
在上述的内球头用衬套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附加层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层的形状、所述中间层的形状均相适配。
在上述的内球头用衬套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附加层的形状与第二层的形状、所述中间层的形状均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并且使用寿命长,采用改进后的内球头用衬套可以有效地补偿由于衬套使用磨损而造成的内球头间隙,消除内球头松动现象,并且避免频繁更换衬套,降低使用维护成本。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相应机械机构上能够带来防止机械噪声等诸多优点,例如将其装设在汽车转向机上后可以防止车辆跑偏、保证转向系统及时响应,同时提高转向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内球头总成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球头用衬套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被装设在内球头总成中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将本实用新型的内球头用衬套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装设在内球头总成中的结构剖视图。如图2所示,衬套1被装配在内球头座3和内球头2之间,它包括第一层11、第二层12和中间层13。其中,中间层13是被设置在第一层11、第二层12之间,而第一层11是贴合在内球头座3上,第二层12则与内球头2直接接触。
请再参阅图3,在该图中更为清楚地显示出了在图2中A处的上述的第一层11、第二层12和中间层13相互之间的结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1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轴及太阳电池湿制程设备
- 下一篇:调整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