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酒瓶瓶塞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2303.7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7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必军 |
主分类号: | B65D39/00 | 分类号: | B65D39/00;B65D39/16;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22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瓶 瓶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酒瓶的瓶塞。
背景技术
一般酒瓶的瓶塞都是一次性使用,酒打开后瓶盖就扭曲变形变的不密封不能再使用,一瓶酒打开后不喝完就存放不当就容易变质,尤其是红酒。目前市场也有一些酒瓶瓶塞,其由塞头和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塞柱构成,圆台形塞柱一般都是软木塞,其缺陷是软木塞也存在密封性不好的问题,不仅不实用而且装饰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酒瓶塞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和装饰效果都非常好的酒瓶塞。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酒瓶塞,由塞头和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塞柱构成,塞柱固定在塞头的底端,塞柱由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硅胶密封柱和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水晶玻璃柱构成,圆台形硅胶密封柱顶端面与塞头底端面粘接固定,圆台形硅胶密封柱底端面与圆台形水晶玻璃柱顶端面固定;所述塞头由上下两块水晶玻璃块粘接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两块水晶玻璃块的连接处设有抓手凹槽,水晶玻璃制成的塞头容易打滑,抓手凹槽能便于塞头的拿取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上水晶玻璃块底部设有斜面切口,下水晶玻璃块顶部设有斜面切口,上下水晶玻璃块粘接对应的上下斜面切口构成抓手凹槽,制作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上水晶玻璃块顶面呈方形,底部有4个斜面切口,下水晶玻璃块底面呈方形,顶部有4个斜面切口,上下水晶玻璃块粘接对应的上下斜面切口构成4个抓手凹槽,塞头呈中间带缺口的长方体形状。结构新颖,因为水晶玻璃透明,上下斜面切口构成的抓手凹槽造型非常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两块水晶玻璃块形状沿连接处对称,上下水晶玻璃块可以互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酒瓶塞,其优点是结构非常新颖,密封性能好,造型美观,装饰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酒瓶塞顶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酒瓶塞,由塞头1和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塞柱2构成。
塞头1由上下两块水晶玻璃块11、12粘接构成,上下两块水晶玻璃块11、12形状沿连接处对称。塞柱2固定在塞头1的底端,塞柱2由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硅胶密封柱21和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水晶玻璃柱22构成。圆台形硅胶密封柱21顶端面与下水晶玻璃块12底端面粘接固定,圆台形硅胶密封柱21底端面与圆台形水晶玻璃柱22顶端面粘接固定。上下两块水晶玻璃块11、12的连接处设有抓手凹槽3。
上水晶玻璃块11顶面呈方形,底部有4个斜面切口,下水晶玻璃块12底面呈方形,顶部有4个斜面切口,上下水晶玻璃块11、12粘接对应的上下斜面切口构成4个抓手凹槽3,塞头1呈中间带缺口的长方体形状。塞头1为透明水晶玻璃珠,如图2所示,从顶面看,4个斜面切口的切线连接构成一个方形(4),塞柱2的位置处于塞头1底部的中间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较好的实施方式,凡采用本技术方案描述的构造、特征及在其精神原理上的变化、修饰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必军,未经张必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2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