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还原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2415.2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0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苏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26 | 分类号: | F27B9/26;F27B9/06;F27B9/38;F27B9/36;F27B9/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还原炉,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无缝炉管的高温还原炉。
背景技术
高温还原炉是粉末冶金领域常见的还原设备,用于在高温状态下对氧化物进行还原。四管还原炉作为一种常见的还原炉已被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领域中,主要用于在一定温度、时间、炉内气温的控制下,以氢气作为还原气体将氧化钨、氧化钼等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钨粉、钼粉等金属粉末,四管还原炉具有产量大,制钨、钼粒度均匀,节省氢气与能耗低等优点。
现有的高温还原炉的炉管大多是通过焊接成型的,即每根炉管经由一块矩形金属板弯折后,在拼接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焊接后的炉管内形成有矩形的反应空间,并设有料舟,该料舟呈纵长形,用于装入待还原的金属氧化物,并可自炉管的入料端被推入所述炉管内部的反应空间。由于每根炉管本身具有重量,加上炉管内放入的料舟及料舟内所盛物料,使得炉管的总重非常大,在高温下,容易使得炉管的强度减弱,加上频繁的升温降温,炉管反复地热胀冷缩,使得炉管容易发生弯曲变形或者产生开裂,如此不但降低了炉管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停产检修所带来的损失,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炉管内的氧化物粉末的还原质量和还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还原炉,其可有效提高炉管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温还原炉,包括炉体和分别设于炉体两端的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炉体包括保温层及设于保温层内侧的若干纵长形炉管,所述炉管为无缝炉管,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由电气控制的料舟。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推料气缸和进料架,所述进料架位于所述推料气缸和所述炉管之间用于放置所述料舟。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设有三排发热杆,所述发热杆包括电阻丝绝缘保护套和位于所述电阻丝绝缘保护套内的电阻丝,所述炉管位于所述相邻两排发热杆之间。
所述发热杆垂直于所述炉管,且发热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炉体的两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包括低温层、中温层和高温层三层。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进一步包括设有位于所述发热杆下方的搁丝砖。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进一步设有位于所述炉管下方的炉下墙立砖,所述炉下墙立砖为莫来石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温还原炉设有若干无缝炉管,使得在工作中炉管能更加耐高温,且不容易变形和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温还原炉的炉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温还原炉的右视图,并已显示出了炉体的部分内部结构;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温还原炉炉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还原炉,其包括炉体1、位于炉体两端并与炉体1相连的进料装置9及出料装置10。
所述炉体1内设有若干呈纵长形的炉管2、支撑炉管2的搁丝砖、设于炉管两侧的发热杆3及设于炉管2顶部的保温棉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发热杆3在竖直方向上呈三排排布,发热杆3包括电阻丝绝缘保护套和设于电阻丝绝缘保护套内用于高温发热的电阻丝,电阻丝绝缘保护套对电阻丝起保护作用。发热杆3垂直炉管2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至炉体1两侧壁上,炉管2设置在相邻两排发热杆3之间,使得炉管2的上、下两侧可均匀受到电阻丝的高温加热。
所述搁丝砖包括上、中、下三层,其包括分别设于每排发热杆3的下方用以支撑所述发热杆3的上搁丝砖4、中搁丝砖5和下搁丝砖6,所述搁丝砖可将电阻丝所产生的热均匀分布给炉管2,同时,中搁丝砖5和下搁丝砖6对炉管2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保温棉7设于所述炉体1内部的顶壁和侧壁处并包括自外向内设置的三层,分别起到低温层、中温层和高温层的保温作用,三层保温棉7叠加在一起,使得炉腔内温度均匀,有效控制了热量的散失。在炉体1内的底部设有保温用的炉下墙立砖8,所述炉下墙立砖8采用莫来石(半硅)砖。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温还原炉的右视图,炉体1一端通过炉管连接件与进料装置9连接,炉体1另一端通过炉管连接件与出料装置10连接。进料装置9和出料装置10的下方设有支撑作用的炉管滚动轴架11。进料装置9包括推料气缸12、进料架13及设于进料架13上并由电气控制的料舟,在进料架13的右侧对应搭接有进料端炉门14,进料端炉门14设有密封机构,所述料舟可通过进料端炉门14进入炉管2内;出料装置10包括出料端炉门15和卸料架16,还原物可通过出料端炉门15进入卸料架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苏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苏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2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敏预聚物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耐腐蚀阀门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