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扎防爆轮胎内芯体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2541.8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葛铁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铁全 |
主分类号: | B60C19/12 | 分类号: | B60C19/12;B60C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轮胎 内芯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内芯体,具体涉及一种防扎防爆轮胎内芯体。
背景技术:
常用的车辆轮胎有充气式和非充气轮胎等,其中常用的充气轮胎是由外胎、内胎和垫带组合而成,充气轮胎广泛使用于各种车辆上,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也为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但也因为轮胎受到意外损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轮胎的结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充气轮胎自身存在的易受扎伤等缺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异物穿透轮胎外胎,进而伤及内胎,造成内胎漏气、泄气、撕裂,甚至会造成轮胎爆破,如果是扎的前轮胎,有可能会造成翻车,并有可能影响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扎防爆轮胎内芯体,它适合安装在多种车型轮胎上,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抗穿透的能力,车轮被尖锐物扎坏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使轮胎能够防扎防爆,车辆能够较长时间运行而不需要补胎。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节省维修费用,保证车辆能够长时间安全运行。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记忆自补胶1、内芯支撑体2、内胎空腔3、支撑体内口径4、多层自补胶5、真空充气内胎嘴6组成;记忆自补胶1涂抹在内芯支撑体2的表层,内芯支撑体2设置在车轮外胎内侧,形成高弹性的内心体,内胎空腔3设置在内芯支撑体2的内部,支撑体内口径4设置在内胎空腔3的内部,多层自补胶5设置在内芯支撑体2的内侧,真空充气内胎嘴6设置在内胎空腔3的内壁上,真空充气内胎嘴6上设置有封气胶槽6-1。
所述的记忆自补胶1是一种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它具有记忆力,受扎后能恢复原状,作为轮胎保护层,它具有自动修复功能。当铁钉、碎玻璃等异物从轮胎行驶面扎入后,记忆自补胶1就会在瞬间全方位将其紧紧包裹住,防止漏气的产生,当异物被拔去时带有记忆功能的合成胶就会自动复位闭合完全堵住漏洞,保证了防漏气的效果。
所述的真空充气内胎嘴6上设置有封气胶槽6-1,是方便也能安装在真空轮胎上使用,实现普通内胎及真空轮胎两用嘴,即使在轮胎被很长的钉扎或尖锐物扎透内芯体,该封气胶槽也能很好的保护轮胎不撒气,并继续使用,解决了车辆行驶中轮胎被扎需要补胎、换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抗穿透的能力,车轮被尖锐物扎坏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使轮胎能够防扎防爆,车辆能够较长时间运行而不需要补胎。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节省维修费用,保证车辆能够长时间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真空充气内胎嘴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记忆自补胶1、内芯支撑体2、内胎空腔3、支撑体内口径4、多层自补胶5、真空充气内胎嘴6组成;记忆自补胶1涂抹在内芯支撑体2的表层,内芯支撑体2设置在车轮外胎内侧,形成高弹性的内心体,内胎空腔3设置在内芯支撑体2的内部,支撑体内口径4设置在内胎空腔3的内部,多层自补胶5设置在内芯支撑体2的内侧,真空充气内胎嘴6设置在内胎空腔3的内壁上,真空充气内胎嘴6上设置有封气胶槽6-1。
所述的记忆自补胶1是一种纳米高分子记忆胶,它具有记忆力,受扎后能恢复原状,作为轮胎保护层,它具有自动修复功能。当铁钉、碎玻璃等异物从轮胎行驶面扎入后,记忆自补胶1就会在瞬间全方位将其紧紧包裹住,防止漏气的产生,当异物被拔去时带有记忆功能的合成胶就会自动复位闭合完全堵住漏洞,保证了防漏气的效果。
所述的真空充气内胎嘴6上设置有封气胶槽6-1,是方便也能安装在真空轮胎上使用,即使在轮胎被很长的钉扎或尖锐物扎透内芯体,该封气胶槽也能很好的保护轮胎不撒气,并继续使用,解决了车辆行驶中轮胎被扎需要补胎、换胎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抗穿透的能力,车轮被尖锐物扎坏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使轮胎能够防扎防爆,车辆能够较长时间运行而不需要补胎。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节省维修费用,保证车辆能够长时间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铁全,未经葛铁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2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车体的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机床出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