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节能型全自动废塑料炼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2744.7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志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节能型 全自动 塑料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塑料炼油机,尤其是一种不造成环境污染、用电量较少、可连续工作并能进行自动控制的环保节能型一体化全自动废塑料炼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一种废塑料炼油机工作过程一般为间歇式的,能耗较高,环保性能不够理想。另有一种可以连续工作的废塑料炼油机虽然性能较理想,但属于设备群类型,体积庞大,并非一体化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废塑料炼油机间歇式工作,能耗及环保性能不够理想,或者体积庞大、并非一体化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工作,不造成环境污染,能耗较低,全自动控制一体化结构,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投入废塑料后一次性直接转变成燃油的环保节能型一体化全自动废塑料炼油机。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分为三层的集成式机架上,上层安装催化器、馏分器、冷凝器,中层同轴安装送料器、脱氯器、裂解器、排渣器,下层安装压缩机,燃气加热器、冷却水泵、中和器、驱动电机、电器控制箱,顺序联接送料器、脱氯器、裂解器、排渣器、催化器、馏分器、冷凝器。再分别用管道联接燃气加热器—裂解器,脱氯器—中和器,冷却水泵—冷凝器,冷凝器—压缩机,冷却水泵—排渣器,冷却水泵—送料器,冷却水泵—中和器,中和器出口—燃气加热器进口。送料器、脱氯器、裂解器、催化器、馏分器、冷凝器、中和器和燃气加热器上面自各安装的传感器分别用导电线与电器控制箱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源线接入电器控制箱后,从电器控制箱的动力输出端用导电线分别连接到送料器驱动电机、压缩机、燃气加热器、冷却水泵。接通电源,投料后启动机器可直接生产出汽、柴油,除二氧化碳外无废物排放。电器控制箱内安装的微处理器根据从各传感器反馈的即时数据,对比微处理器存储的有效数据后,通过各执行电路分别控制机器工作时的温度、压力及送料器驱动电机和压缩机电机的转速、燃气加热器和冷却水泵各阀门的开闭,并及时进行故障处理,保证机器始终在最佳状况下安全运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单台机器就能在无污染、低能耗状况下自动地直接将废塑料一次性转化成燃油,机器连续化工作,结构较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过程方框图。
图2是环保节能型一体化全自动废塑料炼油机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构造图。
图3是环保节能型一体化全自动废塑料炼油机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构造图。
图中 1.送料器,2.脱氯器,3.裂解器,4.排渣器,5.催化器,6.馏分器,7.冷凝器,8.压缩机,9.气体燃烧器,10.冷却水泵,11.中和器, 12.减速电机,13.电器控制箱,14.联结管道,15.连接导线,16.阀门,17.电加热器,18.机架,19.送料螺杆,20.搅拌器,21.推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推料器21向下安装在送料器1上面,减速电机12并行安装在送料器1的下面,减速电机12与送料螺杆19之间采用链条传动。送料器1,脱氯器2,裂解器3,排渣器4窜连联结,送料螺杆19、搅拌器20和排渣器的轴贯穿其中,催化器5安装在裂解器3上方,其进口直接与裂解器的出气口联结。催化器5、馏分器6、冷凝器7用管道14串联联结,冷凝器7的出口再经管道14联结到最下层安装的压缩机8,由压缩机8联结到气体燃烧器9,气体燃烧器9的火焰管分成两支管,一支管连接到裂解器3的加热室,一支管连接到脱氯器2的加热室。 脱氯器2用管道连接到中和器11,脱氯后的气体和排渣器4溢出的气体,由管道14导入气体燃烧器9的进气口,吸入燃烧室与高温燃气同时燃烧以去除异味,再由裂解器3的烟道排放。水泵10分别用管道连接到排渣器4、冷凝器7、压缩机8为它们提供循环冷却水,同时连接到中和器11提供补充水。电器控制箱13通过连接导线15分别与减速电机12、送料器1、脱氯器2、压缩机8、气体燃烧器9、冷却水泵10及各个相关联的阀门16相连接,对整机的工作状况进行动态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志,未经杨成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2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