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备用铅酸蓄电池板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2950.8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7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元;陈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任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备用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备用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备用铅酸蓄电池的板栅。
背景技术
目前,备用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存在着以下两个缺陷:一是板栅上的横筋条密竖筋条疏(横筋条之间的中心距为4-5毫米,竖筋条之间的中心距为12-16毫米),而电流导出方向是顺着竖筋方向的,横筋条只是支撑活性物质,竖筋条主要起导电作用。横筋条密会降低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同时横筋条密则增加了板栅重量、减少了涂膏量,影响极板的放电容量。二是板栅的四个角圆弧半径较小(一般在1-2毫米),在搬运过程中板栅容易变形损坏,而导致极板装配短路的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备用蓄电池板栅,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好,极板放电容量大,板栅不易变形损坏,克服因变形损坏导致极板装配短路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备用蓄电池板栅,包括板栅,设置于板栅上的横筋条、竖筋条,特点是横筋条之间的中心距为8-9毫米,竖筋条之间的中心距为8-10毫米,板栅四角的圆弧半径为7-9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多竖筋条、减少横筋条来提高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同时由于横筋条稀,在减轻板栅重量的同时增加了铅膏量,提高了极板放电容量。
对板栅四个角采用大R设计,不仅进一步减轻了板栅重量,更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极板在搬运过程中变形损坏,防止极板装配短路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备用蓄电池板栅,包括板栅,设置于板栅上的横筋条1、竖筋条2。在本实施例中,横筋条1之间的中心距为9毫米,竖筋条2之间的中心距为9毫米。板栅四角的圆弧3半径为8毫米。
以蓄电池6-FM-100为例,板栅上设有17条横筋条、11条竖筋条。与现有技术的板栅相比,性能指标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任,未经张天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2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体
- 下一篇:用于将容器进给到下游处理单元的进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