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霍尔式碰撞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3595.6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7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5/105 | 分类号: | G01P15/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霍尔 碰撞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霍尔式碰撞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在国内的保有量不断上升,其已成为生产和生活无法离开的交通工具。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发生相应地交通事故,这威胁到驾驶者、乘坐者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因而车辆的交通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安全气囊系统需要准确的判断碰撞的强弱,确定何时引爆安全气囊何时不必引爆安全气囊,以避免在不必要时(如急刹车或小擦撞)引爆安全气囊造成浪费或者导致成员受到伤害,而在需要引爆时未能及时打开安全气囊而发生悲剧的情况。这就要求车辆中的碰撞传感器能够准确的对车身的加速度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碰撞传感器获得的碰撞信号发送给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分析判断。
目前在市场上各种结构类型的碰撞传感器,主要是一些结构复杂的碰撞传感器,生产和封装对环境要求都比较高,造成单个价格也比较高。而已有磁性碰撞传感器是通过磁体和金属弹片的相互作用判断磁体位移,并以此来判断是否发生碰撞,结构也较为复杂,且精确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碰撞传感器由于结构复杂而造成生产和封装工序繁琐,以及相应成本增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并且成本较小的霍尔式碰撞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霍尔式碰撞传感器包括盒体、弹簧、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所述盒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第一密封盖和所述第二密封盖分别密封所述盒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式碰撞传感器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空腔内两端的霍尔芯片和永磁体,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霍尔芯片与所述永磁体之间,所述永磁体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位于空腔内的远离霍尔芯片的第一位置,所述永磁体可在空腔内在远离霍尔芯片的第一位置和接近霍尔芯片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霍尔式碰撞传感器还包括设置于空腔内的隔板,所述空腔由隔板分隔成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霍尔芯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永磁体和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弹簧一端抵顶所述隔板,另一端抵顶所述永磁体。
所述第二腔室包括第二位置所在一侧的第一内径较小部和第一位置所在一侧的第一内径较大部,所述第一内径较大部向所述第一内径较小部缩进处形成第一肩部,所述永磁体截面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径较小部的截面内径。
霍尔式碰撞传感器还包括由所述盒体径向向内缩进形成的环形挡肩,所述空腔由环形挡肩形成相连通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霍尔芯片固定于所述第三腔室中,所述永磁体和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第四腔室中,所述弹簧一端抵顶所述环形挡肩,另一端抵顶所述永磁体。
所述第四腔室包括第二位置所在一侧的第二内径较小部和第一位置所在一侧的第二内径较大部,所述第二内径较大部向所述第二内径较小部缩进处形成第二肩部,所述永磁体截面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内径较小部的截面内径。
所述永磁体由磁粉压铸烧制而成圆环柱形,并加以充磁而成。
所述第一密封盖由密封胶灌注而成,将所述霍尔芯片封闭在第一腔室之中。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霍尔式碰撞传感器后,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车身瞬间减速,碰撞传感器中的永磁体在惯性的作用下向车辆前进方向运动,位移临界位置后,霍尔芯片感应到磁场,通过霍尔效应,会产生一个电压差变化,将该电压信号发送到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中可用于判定车辆是否发生碰撞。该霍尔式碰撞传感器利用简单的惯性原理,使该碰撞传感器与现有传感器相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大幅降低,并达到现有传感器同样的功能。同时,通过控制永磁体的质量、磁场的大小和弹簧的弹性系数,还能够控制传感器的灵敏程度,以使该霍尔式碰撞传感器配置在不同级别的车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霍尔式碰撞传感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霍尔式碰撞传感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3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隔离卡
- 下一篇:基于磁感应加热方式的风速风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