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键盘导光膜及键盘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3662.4 | 申请日: | 201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4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秋;宋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83 | 分类号: | H01H13/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键盘 导光膜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膜,尤其是一种键盘导光膜及键盘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掌上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等已经非常普及。为了于黑暗环境中,在电子产品上实现准确输入,需要对键盘进行照明。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键盘底部设置照明系统,例如导光膜。
导光膜通过引入光源发出的光,控制光线的传输方向,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从而实现有效照明。导光膜底面分布有网点,用以破坏光线在导光膜内部传输的全反射条件,使其发生散射以达到整面发光的目的,进而提高光源装置的整体性能。
作为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的工具,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导光膜出光均匀性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一般的网点设计无法满足出光均匀性的要求。
为了提高导光膜的出光均匀性,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为改变导光膜上不同区域的导光网点的密度。通过改变导光网点的密度来调节不同区域出光量的多少来实现提高导光膜的出光均匀性的目的。但是,该方法需要进行大量重复性实验,并且调节效果不明显,工艺复杂。
同时,现有技术中也曾采用增加点光源的数量来提高出光均匀性,但是该方法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整个系统的耗电量较高,空间设计的难度也较大,从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键盘导光膜出光均匀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 了一种键盘导光膜,该键盘导光膜的出光均匀性高,并且不需要增加点光源的数量,结构易设计,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键盘导光膜包括入光面、底面和出光面,所述底面和出光面均与入光面相邻接,且底面和出光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和/或出光面上设置有导光网点;所述键盘导光膜内还设置有直线型匀光槽,所述匀光槽贯通底面和出光面,并相对于入光面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键盘导光膜的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即:可以为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形成的膜。
优选情况下,所述匀光槽的宽度为0.08-0.12mm,优选为0.09-0.1mm。所述匀光槽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设计条件进行调整,对于常规的键盘导光膜而言,所述匀光槽的长度为4-10mm,优选为5-8mm。当匀光槽的宽度和长度在上述范围内时,能更好的提高匀光的效果。
为了达到良好的匀光效果,所述匀光槽相对于入光面倾斜设置,优选情况下,所述匀光槽与入光面形成40-60°的角度,进一步优选为45-55°。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键盘导光膜内的匀光槽可以有多条,优选情况下,所述键盘导光膜内具有1-4条匀光槽。通过多条匀光槽的配合作用,更好的起到匀光的效果。
当键盘导光膜的具有多条匀光槽时,匀光槽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太大限制,例如可以使相交或平行。当键盘导光膜内匀光槽相交时,所述相交的匀光槽具有一个共同的端点。具有一个共同端点的相交的匀光槽形成一个角,该端点即为角的顶点,优选情况下,该角的顶点朝向入光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匀光槽与入光面相邻,即匀光槽靠近入光面。
作为给键盘提供光源的键盘导光膜,通常需要有选择性的对键盘上的特定区域提供光源。该特定区域即为按键所在的区域。相应的,在键盘导光膜上,与按键相对应的即为按键导光区,其余部分即为非按键导光区,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键盘导光膜所述底面和/或出光面上具有按键导光区和非按键导光区,所述导光网点位于按键导光区内,所述匀光槽位于非按键导光区内。
优选情况下,所述键盘导光膜的厚度为0.1-0.4mm。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键盘组件,包括按键片、键盘导光膜、光源和弹片,所述键盘导光膜位于按键片和弹片之间;所述按键片上具有按键,所述键盘导光膜为上述键盘导光膜,所述键盘导光膜的出光面靠近按键片;所述光源位于键盘导光膜的入光面一侧;并以光源为顶点,光源到入光面的垂线为基准,在所述键盘导光膜上形成的±60°的扇形区域为匀光区,所述匀光槽位于匀光区内。
该键盘导光膜在使用过程中,匀光槽能将亮区的部分光线反射到暗区,减小亮区与暗区之间的亮度差,从而提高键盘导光膜的出光均匀性。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匀光槽为直线型,对均匀传播过来的光线能实现均匀反射。若采用弧形,由于弧面的聚光作用,会将光线聚集到某个非常特定的位置,使该位置的亮度明显提高,而临近位置的亮度不高,反而加大了亮度差,对提高出光均匀性极为不利。并且,弧形槽的位置及弧度调整复杂,不利于工艺的简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3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纹接头产品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场通信用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