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风能复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3668.1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谭学军;王国华;徐平;张辰;陈嫣;虞国光;周研;丁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风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类水质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风能复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城市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中小型水体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甚至出现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和城市坏境,制约了生态型城市建设。城市污染水体均表现出共同的现象,即溶解氧含量过低,甚至趋近于零,其根本原因是水中污染物引起异养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水体的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耗尽了水体中的溶解氧,使好氧微生物逐渐失去生长优势,厌氧微生物占据主导,水体呈现厌氧状态,有机污染物被厌氧微生物分解生成H2S、CH4、NH3等物质,水体散发异味,水质变差。
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的最直接措施是采用人工向水体充入空气的方法,弥补自然复氧的不足,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得以净化,改善水体的环境质量,尽快恢复水体生态系统。传统的充氧方式是在岸边设置电动鼓风机房,通过管道将空气引入水体中,达到增氧的目的。用于充氧的电动鼓风机功率一般都比较大,因此这种充氧方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治理水体污染的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给污染治理部门带来沉重负担,无法达到我国的节能降耗要求。此外,电动鼓风机,特别是大功率的电动鼓风机,其噪音一般都比较大,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消耗、无噪音污染、供氧效果好、能源利用效率高、可美化环境的水体风能复氧装置,重点解决传统的充氧方式存在的动力消耗大、噪音污染严重的问题,实现利用自然风力资源有效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水体风能复氧装置,包括地上部分和水下部分,其特征在于:地上部分为风能供氧机,包括塔架,塔架上设有风力机机身,风力机机身与风力机叶片和尾舵连接,风力机机身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增速器,风力机叶片通过轮毂及增速器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机身外面有机舱罩;水下部分为浮动式曝气装置,包括设有浮球的穿孔管,空气压缩机通过空气管道与穿孔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塔架直立在地上,塔架上部一端为风力机叶片,另一端设置尾舵,尾舵通过连接杆与空气压缩机相连,尾舵设有风力反馈调节尾舵偏角的反馈装置。塔架内设有气囊,气囊进口通过输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气囊出口与塔架下部的出气口连通,塔架下部的出气口通过空气管道与浮动式曝气装置的穿孔管连通。
风力机的叶片与机身相连,风力机的叶片设在转轴上,转轴通过轮毂及增速机与压缩机连接,叶片转动过程中,通过增速机带动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输送至气囊,当风力较大时气囊能储存多余空气,当风力较小时,气囊能释放储存的空气。气囊的出口与塔架下部出气口连通,排出的空气通过空气管道,进入穿孔管,通过空气扩散作用实现对水体的充氧曝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体现在:水体风能复氧装置利用自然风能对水体进行充氧曝气,节省了电力资源,降低了噪声,具有节能降耗、降噪效果;水体风能复氧装置可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改变水体微生态环境,强化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水体风能复氧装置直接将风能转化为压缩空气能对水体进行充氧曝气,减少了能量损失,能源利用效率高;组团式的水体风能复氧装置可构成一道亮丽风景线,美化水体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动式曝气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水体风能复氧装置,一种水体风能复氧装置,包括地上部分和水下部分,其特征在于:地上部分为风能供氧机,包括塔架1,塔架上设有风力机机身3,风力机机身3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增速器(图中未示出),风力机机身3与风力机叶片2和尾舵4连接,机身3外面设有机舱罩;水下部分为浮动式曝气装置,包括设有浮球5的穿孔管6,空气压缩机通过空气管道7与穿孔管6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塔架1直立在地上,塔架1的高度为10m,塔架高度能使叶片处于空气流畅的环境,塔架1上部一端为风力机叶片2,水平安装,四叶型,叶片2通过轮毂及增速器与空气压缩机相连,塔架1另一端设置尾舵4,用于控制叶片转速,尾舵4通过连接杆与空气压缩机相连,尾舵4还设有风力反馈调节尾舵偏角的反馈装置。塔架内设有气囊(图中未示出),气囊进口通过输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气囊出口与塔架下部的出气口8连通,塔架下部的出气口8通过空气管道7与浮动式曝气装置的穿孔管6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3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水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湿地污水渗透隔离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