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筒之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5118.3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1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邱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邑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筒工具领域,特指一种用于扳动螺帽等锁固用零件、具有较佳防滑效果的套筒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式机械器具均会使用到螺栓、螺帽等锁固用零件,由于螺栓、螺帽等零件皆为金属钢性材料,利用如图1所示的套筒等扳动工具扳动时,难免会因套筒与螺帽套持的紧密性及咬合度不够,而产生打滑的情形,进而造成锁固零件其四角或六角头或多角头的崩损。为了改善上述打滑的情形,便有如我国专利证号第M265161防滑套筒结构、I316011螺固工具齿形结构等专利案所示的改良专利。
上述现有技术产品的结构特点,在于用扳动工具套持锁固零件的多角形内壁面上,沿轴线水平方向形成增加咬合磨擦力的槽沟结构。然而现有技术产品都于扳动工具套持锁固元件的内壁面上形成密集分布的槽沟,相对的减少了与锁固元件的接触面积,再者由于加工成型缘故,使得产品内壁面产生拔模的锥度,在这样情况下,并没有提供较佳的防滑效果,因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套筒的结构做了深入的研究,发明了一种套筒的改良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之结构改良,利用该套筒扳动螺帽进行锁固作业时,在不减少套筒与螺帽夹持接触的面积下,增进扳动夹持的紧固性与咬合的紧密度,提升扳动的效率及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套筒之结构改良,其构成包含一套筒,该套筒具有一用以组接扳动工具的套接端,以及一用以套合、夹持螺帽的套持端,该套持端内缘由若干内壁面构成多角状结构,并分别于二相邻内壁面的角隅处形成一定位用的槽沟,其特征在于:
各该槽沟的开口向内渐缩呈小口径形态,进而于二侧形成相对的颈壁,同时各该颈壁上并成型有若干缺口。
所述各缺口可内凹形成双斜面的V字形结构。
所述各缺口可内凹形成圆弧形结构。
所述各缺口可内凹形成方形结构。
所述各缺口可内凹形成单斜面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于套筒内壁面的角隅位置的颈壁处形成缺口结构,不仅可维持与螺帽接触的大面积部位,更能据以增进夹制螺帽的紧固力及防滑效果,提升套筒扳动螺帽的效率及品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产品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缺口实施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缺口实施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缺口实施例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套筒 10 套接端 11
套持端 12 内壁面 121、121a
槽沟 13 颈壁 14
缺口 14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第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之结构改良是针对套筒10用以扳动套合螺帽(图中未显示)的结构加以改良,该套筒10一般是与扳动工具前端的驱动头(图中未显示)套组的套筒物件,其一端内缘设有一用于供该扳动工具插套的套接端11,另一端内缘则形成有呈多角状的套持端12。该套持端12由若干内壁面121、121a构成四角形、六角形或十二角形等多角状结构,用以套合、夹持呈对应多角状的螺帽,并分别于二相邻内壁面121、121a的角隅处形成一定位用的槽沟13。各该槽沟13呈圆弧状,且其开口向内渐缩呈小口径形态,进而于二侧形成相对的颈壁14,同时各该颈壁14上并成型有若干缺口141,各该缺口141可向内凹设形成双斜面的V字形构态 (如图2至图4所示),或者如图5所示,各该缺口141可向内凹设形成单斜面的结构,或者如图6所示,各该缺口141可向内凹设形成圆弧形的结构,又或者如图7所示,各该缺口141亦可向内凹设形成方形的结构形态。
据此,藉上述的构件组成,利用该等缺口141形成于该等内壁面121角隅位置的颈壁14处,当该套筒10套持扳动螺帽时,不仅可维持与螺帽接触的大面积部位,更能增进夹制螺帽的紧固力及防滑效果,提升套筒扳动螺帽的效率及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的限定,凡依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所做的变化与修饰,均落入其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邑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邑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51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