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5726.4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3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吉星;冯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A63B6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捡拾 羽毛球 羽毛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属于运动器械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项目作为一种健身运动,在人类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羽毛球拍主要包括球拍网、球拍圈、拍杆、球拍柄以及一些附件;羽毛球主要包括羽毛球球基、羽毛以及一些附件。
羽毛球运动主要是以两个人或多个人在平整的场地中,用自己手中的球拍将飞行中的羽毛球击打到对方场地中的一项运动。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或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运动者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羽毛球的结构及尺寸是标准的,羽毛球拍的结构及尺寸分成年人与儿童两种,仅在尺寸大小上存在不同,因此该项运动适合各类人群,具有它的广泛性。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少,运动量可根据各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羽毛球运动集娱乐性、锻炼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差异较大,制造羽毛球运动器械的材料与方法各不相同,木质、金属质、塑料质或多种混合质均有。总的来说,羽毛球运动器械是朝着美、轻、牢、新、廉方向发展。美是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华丽而不俗;轻是自重轻、挥拍轻;牢是强度高;新是款式新、品种多;廉是成本低、竞争力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羽毛球运动器械的构造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对捡球省力和新颖的要求。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拍,该种羽毛球拍由捡拾钩贴(1)、球拍网(2)、球拍圈(3)、拍杆(4)、球拍柄(5)组成,捡拾钩贴(1)还包括钩层(9)、钩贴基体层(10)和钩贴不干胶层(11),其特征在于:捡拾钩贴(1)粘贴在球拍圈(3)的外侧,捡拾钩贴(1)的钩层(9)在粘贴时面向外侧。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该种羽毛球由捡拾圈贴(12)、球基(13)和羽毛部(14)组成,捡拾圈贴(12)还包括圈层(6)、圈贴基体层(7)和圈贴不干胶层(8),其特征在于:捡拾圈贴(12)粘贴在羽毛球球基(13) 靠近羽毛部(14)的部分,捡拾圈贴(12)的圈层(6)在粘贴时面向外侧。以羽毛球拍网中心为极点,在球拍网平面内,以背离球拍柄的方向为极轴正方向,极轴正方向为0°方向,极轴绕极点逆时针转动方向为角度正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角度负方向,捡拾钩贴粘贴在球拍圈的外侧远离球拍柄的球拍圈±25°±5°的弧长范围上,捡拾圈贴粘贴在羽毛球球基上部,呈环形粘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人们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当羽毛球落地后,运动者可以利用粘贴于球拍外侧的捡拾钩贴及球拍的杆长,无需弯腰,轻碰羽毛球球基部的捡拾圈贴,轻松捡拾粘有捡拾圈贴的羽毛球。由于捡拾钩贴分布于球拍圈的外侧远离球拍柄的球拍圈±25°±5°的弧长范围上,因此,运动者在捡球时,手腕部、手臂部、腰部及肩部均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实现轻松捡拾,不增加运动的其他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捡拾的羽毛球及羽毛球拍如图1所示,主要由捡拾钩贴(1)、球拍网(2)、球拍圈(3)、拍杆(4)、球拍柄(5)、捡拾圈贴(12)、球基(13)和羽毛部(14)组成,捡拾钩贴(1)还包括钩层(9)、钩贴基体层(10)和钩贴不干胶层(11),捡拾圈贴(12)还包括圈层(6)、圈贴基体层(7)和圈贴不干胶层(8)。其中,以羽毛球拍网中心为极点,在球拍网平面内,以背离球拍柄的方向为极轴正方向,极轴正方向为0°方向,极轴绕极点逆时针转动方向为角度正方向,顺时针方向为角度负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捡拾钩贴(1)粘贴在球拍圈(3)远离球拍柄(5)的球拍圈(3)外侧±25°±5°的弧长范围上,本实施例为±25°,捡拾圈贴(12)粘贴在羽毛球球基(13)靠近羽毛部(14)的部分,呈环形粘贴,占一周范围。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5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行步鞋
- 下一篇:无线音视频预警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