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基合金轴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16699.2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6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鹿正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权县恒胜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8 | 分类号: | F16C33/08;F16C33/12;F16C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800 河南省民权***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轴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基合金轴瓦。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发动机使用的铜铅合金轴瓦,其产品虽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其轴瓦表面必须通过增加表面电镀的办法加以弥补,才能满足目前发动机的性能要求,铜铅合金电镀轴瓦由于含有大量的铅,对人体有毒害,对环境有污染,由此导致成本偏高和环境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身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机械化交通、生产及日用生活工具的普及,人们意识到各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对人及环境的污染,人们希望所使用工具的各种部件是环保型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长的铜基合金轴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铜基合金轴瓦,包括钢背材料层、铜基合金材料层,以及在轴瓦与轴径相配合的轴瓦内表面加工而成的微波纹层。微波纹为0.003~0.012mm,波峰高度0.003~0.012mm,波谷深度0.003~0.012mm。钢背材料采用sphc/st37-2g,合金材料采用铜基合金材料CuPbSnSi-01,厚度为0.35~1.5mm,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铜基合金材料制造:Pb 8~15%、Sn 2~4%、Si 4~6%、余量为Cu。
铜基合金轴瓦是曲轴轴瓦或连杆轴瓦或凸轮轴轴瓦或平衡轴瓦。
为生产铜基合金轴瓦而采取的加工工艺包括下述步骤:下料→冲弯整形→车两端面及倒内外角→冲定位唇→拉对口平面→抛光→精镗内圆→微波纹加工→剩磁处理→外观检验→壁厚检验→成品检验。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是:由于轴瓦内表面采用微波纹概念发明设计、加工了一层波纹微软层,而不是用电镀层在轴瓦内圆制造出微软层。波纹层不但满足承载载荷,而且在轴瓦内圆表面增加了储油性,有效的形成油膜,更能较好地嵌藏润滑油里携带的机械零件磨损微粒物,降低摩擦系数,延长轴瓦内圆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新型合金材料制造,有效的增加了储油性,消除了发动机在初始启动时因缺少润滑油而产生的轴瓦内表面与轴径之间的干摩擦。不仅降低了对机油压力的要求,而且顺应性好、启动时不烧瓦、使用中不抱轴、不用电镀,且提高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发动机等。随着对发动机排放标准升高的规定出台,本发明铜基合金波纹轴瓦可满足高增压、大扭矩、低排放发动机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铜基合金波纹轴瓦材料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铜基合金波纹轴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铜基合金波纹轴瓦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铜基合金波纹轴瓦局部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铜基合金波纹轴瓦I向微波纹示意图;
1-钢背材料层;2-铜基合金材料层;3-波峰;4-波谷。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1-图5所示,铜基合金波纹轴瓦是在钢背材料层1上制作出铜基合金材料层2,在铜基合金材料层2上轴瓦与轴径相配合的轴瓦内表面加工而成的微波纹。微波纹为0.003~0.012mm,波峰3高度0.003~0.012mm,波谷4深度0.003~0.012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铜基合金材料层2的铜基合金材料是CuPbSnSi-01,厚度为0.35~1.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铜基合金材料层2的铜基合金材料是按重量百分比Pb 8~15%、Sn 2~4%、Si 4~6%、余量为Cu制造而成。
由于加工微波纹后的铜基合金轴瓦内圆表面不需要再做表面处理,微波纹轴瓦与轴径的磨擦学趋于理想状态,从而提高了轴瓦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权县恒胜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民权县恒胜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6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壳双侧垂直独立加载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精密医疗CT机旋转主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