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通用车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6769.4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闵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凡刚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B60B25/02;B60C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39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通用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用的车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用的多功能通用车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的大力发展,人们拥有的车辆越来越多,现有的车辆上面通常采用由轮毂和橡胶胎构成的车轮,车辆在多个车轮的支撑下行驶在地面上,这种由橡胶胎套在圆筒状轮毂的常用车轮行驶在正常的或者标准的路面上时效果良好,能进行正常的行驶,而当车辆行驶在特殊路面上时,如行驶在冰雪路面、积水路面或山地路面时,这种外部均由橡胶胎包围的常用车轮将出现异常,如在冰雪路面行驶时车轮经常发生侧滑,山地路面行驶时出现不着力,无法行驶的情况,而且在车速较高或者车胎碰到异物时可能出现突然爆胎,这种爆胎非常危险,极易导致正在行驶中的车辆跑偏,无法进行控制,导致车辆出现险情。
而目前,对现有的车轮进行了多种改进,希望能提高车轮的防滑和防爆功能,且希望车轮能适应不同的地面和环境,从而提高车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如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车轮,该车轮在轮毂和橡胶胎的两侧装有护板,护板为圆形,中间有通孔,护板的半径小于橡胶胎的半径,护板通过固定器与轮毂固定连接。护板的材料可以是钢板。当车辆行驶过程中突然爆胎,由于护板半径略小于橡胶胎半径,爆胎后护板起支撑作用,冰雪路面车轮侧滑时产生倾斜,护板支撑在冰面上,使驾驶人员能够及时对车辆进行控制。但这种技术采用了护板,该护板的结构复杂,安装不便。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车轮结构,其不仅能防滑防爆,且能适应多种路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通用车轮,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不仅能防滑防爆,且能适应多种路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通用车轮,其特征在于:该车轮由位于中间的金属车轮和两侧的气体橡胶胎组成;金属车轮和气体橡胶胎均安装于轮毂的圆周上,金属车轮的外圆直径小于气体橡胶胎的外圆直径,轮毂上具有多个通孔。
其中,金属车轮不锈钢或铸铁制成,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至轮毂上。
其中,气体橡胶胎还具有进行充气和放气动作的气嘴。
其中,金属车轮由环状的外壳和多个扇状的叶片构成,该多个叶片形成在轮毂的圆周,外壳呈环形且连接于叶片的末端。
其中,所述叶片的数目为8-16个。
其中,该外壳由多个T形板组合而成。
其中,所述T形板的顶端具有凸起,底端具有与凸起的形状相配合的断口,且所述T形板的表面上均进行防滑处理。
其中,防滑处理的T形板的表面具有粗糙表面或防滑花纹。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通用车轮利用了橡胶车轮和金属车轮的特性,利用了它们的优点互相补充,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在爆胎后仍能保持车身平衡,照常行驶,避免车毁人亡的悲剧;
2、避免在冰雪或积水路面上车辆出现失控;
3、在车胎亏气时,仍能照常运转;
4、提高了车轮的承载能力;
5、提高了车轮的适应能力,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能保持车轮的正常功能;
6、能适应于不同的车辆,通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通用车轮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通用车轮的正视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通用车轮去除了气体橡胶胎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T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通用车轮的示意图,该多功能通用车轮由位于中间的金属车轮1和两侧的气体橡胶胎2组成;金属车轮1和气体橡胶胎2均安装于轮毂3的圆周上,金属车轮1的外圆直径小于气体橡胶胎2的外圆直径,轮毂3上具有多个通孔4,通过通孔4,轮毂3利用螺栓连接等固定方式固定至车辆上,金属车轮1由诸如不锈钢、铸铁等金属制成,其可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至轮毂3上。气体橡胶胎1可通过结构化的连接方式连接至轮毂3上,气体橡胶胎2还通过气嘴5来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凡刚,未经闵凡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6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