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8210.5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3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姚兴;姚文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协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研磨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抛光机,属于工件表面光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设于手持部的手持式研磨抛光机。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工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面质量不仅影响工件的外观,还直接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随着机械工业中精密加工的发展,很多机器零件、产品的内外表面都要进行研磨和抛光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的光洁度,而研磨和抛光处理这项工作需要用研磨抛光机来完成。
现有技术中,研磨抛光机的种类多种多样,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机。这种研磨抛光机属于小型手工研磨抛光工具,特别适用于模具型腔以及复杂、不规则加工面的精密研磨抛光。据申请人了解,目前市场上典型的手持式研磨抛光机外形类似“手枪”,如图1所示,其结构主要由手持部1和工作头部2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手持部1由外壳和电机组成,所述电机设于外壳内部,用以传导动能至工作头部2;所述工作头部2主要由壳体、往复直线运动机构、偏心转动机构、转轴和夹具几部分组成,偏心转动机构由偏心轮构成,往复直线运动机构由连杆和轴向滑动支承的主轴构成。工作时,由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带动偏心轮,再由偏心轮上的偏心轴通过连杆带动主轴往复运动,主轴前端安装有磨具,以此研磨抛光。
上述手持式研磨抛光机尽管已经使用了多年,具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较为突出的问题便是电机的散热问题,长时间工作后,设于手持部内的电机往往温度很高,必须停止工作,等待冷却后才能继续操作,这样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这是由于外壳和电机之间的装配关系决定电机与外壳间总是会留有间隙,因而热传导的效率较低,所以长时间工作后,电机的温度时常超过稳定工作的温度范围。
因此,如何解决研磨抛光机手柄处因摩擦而产生高温的问题,从而提高研磨抛光的工作效率,成为本案着重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机,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手持研磨抛光机电机散热能力较差的问题,以提高研磨抛光机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研磨抛光机,主要由手持部和工作头部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手持部整体为一电机,该电机外周面上设有凹凸状的散热筋。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具有一导热材质的外壳,该外壳内壁与电机的定子外周面贴合导热。
2、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筋为以下任一种:
(1)、沿电机轴向平行等距间隔设置的环形筋;
(2)、绕电机周向平行等距间隔设置的纵筋;
(3)、沿电机轴向设置的螺纹筋。
3、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朝向工作头部的一端凸设有一连接柱,该连接柱的周壁上设外螺纹;所述工作头部朝向电机的一端设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所述连接柱的外螺纹配合固定,以此连接工作头部与电机;所述电机朝向工作头部一端的端面上绕连接柱的底端设环状抵靠面,在工作头部与电机连接到位的状态下,该环状抵靠面与所述定位孔的孔缘相抵靠。
4、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连接环,该连接环活动套设于所述电机的外周,其内壁设有内螺纹,其第一端的内壁设有第一环状凸起;所述电机的外周壁朝向工作头部的一端上对应所述第一环状凸起设有第二环状凸起,第一环状凸起与第二环状凸起配合使所述连接环定位于电机上;所述工作头部朝向电机的一端设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的外周壁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所述连接环的内螺纹配合固定,以此连接工作头部与电机;所述电机朝向工作头部一端的端面上设抵靠面,在工作头部与电机连接到位的状态下,该抵靠面与所述接合部的端面相抵靠。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将电机直接设置成手持部,并于电机的外周面上设置凹凸状的散热筋,解决了以往的手持式研磨抛光机电机散热能力较差的问题,提高了研磨抛光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手持式研磨抛光机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机部分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机部分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机部分的俯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工作头部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机部分的主视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机部分的立体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机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机部分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协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协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8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自平衡代步车
- 下一篇:一种电源切换控制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