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牵引式救生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8245.9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6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宝元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54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牵引式救生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矿业的发展,矿井规模越来越大,井下巷道越来越长,巷道之间越来越复杂,因此,矿井事故也急剧增加,例如:透水事故、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等,其中瓦斯爆炸最为常见。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产生的火焰、高温和强大的冲击波,使矿井巷道遭到破坏,火灾产生的烟雾使逃生人员迷失方向,逃生速度大大减缓,更为致命的是,爆炸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如CO)随风流蔓延,导致井下人员中毒,甚至窒息而死亡。在我国,每年的矿井事故,都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减少人员伤亡的措施之一,就是在矿工避灾的路线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避难救生舱。救生舱是一个密闭体系,它能隔断有毒、有害气体,并有隔热、防火的功能,救生舱内还提供人体赖以生存的氧气,净化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有足以维持多人数日的生活必需品和其它辅助设备,以期在矿难发生的第一时间,给矿井遇险人员提供待救的应急避难空间,给遇险者创造生存机会。
现有的救生舱常用的有钢制步入式救生舱,钢制步入式救生舱钢质气密设备,可为井下遇险的矿工或建筑工人提供一个安全岛及可呼吸的空气;全焊接5mm防滑地板以提供气密密封;顶和壁为全焊接型板,能够承受恶劣条件的井下环境;四侧均有大型反光避难舱标示牌,并有箭头指明进口位置;门内外均装有把手以防止意外锁死。舱体结构坚固,可抗15Psi(0.1033Mpa)超压;可以容纳6-40人;为困在井下的矿工提供高达96小时可供呼吸的空气;能自动报告CO水平、CO2水平、O2水平和温度;舱内灭火器;外部照明和报警装置;提供必要的食物和饮用水。
但常用的救生舱不能长时间提供氧气,若在井下时间过长,不能保证在救援人员赶来之前提供足够的自救时间,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在井下不便移动,需将整体救生舱拆卸后移动再进行组装,第二次组装后的封闭性不佳,使井下的有毒气体很容易进入舱体,对舱内人员造成伤害。再有,由于在救生舱内布局不合理,人员以及舱内设备及食品在同一舱体内,特别是氧气瓶容易在高温情况下爆炸,对人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救生舱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式救生舱,该救生舱舱体结构合理,能够长时间提供氧气,提供更长的待援时间,并且在井下方便移动,避免了由于拆卸再组装造成救生舱封闭性不良。
本实用新型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包括生存舱,要点是移动牵引跑车底面上安装有生存舱和气体储备舱,生存舱和气体储备舱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生存舱的端部设置有防爆门,在防爆门上部生存舱的侧壁上设置有换气孔,生存舱内部由仪器舱隔板、寄养舱隔板和氧气供给舱隔板间隔分为休息舱、仪器舱、寄养舱和氧气供给舱,仪器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仪器舱门,寄养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寄养舱门,氧气供给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氧气供给舱门,休息舱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侧部应急救生门,在气体储备舱内设置有氧气罐和空气罐,氧气罐和空气罐通过管线分别与氧气供给舱内的氧气瓶和气体储备舱外的气体压缩机连接,在管线上安装有气化器;在移动牵引跑车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牵引。
所述的移动牵引跑车是在一个平面金属框架的下部安装有轮轴,在轮轴上装有车轮。
所述的生存舱侧壁面、底板及顶面是由生存舱外钢板和生存舱内钢板之间填充生存舱隔热层组成,生存舱隔热层是由岩棉和珍珠岩构成。
所述的气体储备舱侧壁面、底板及顶面是由气体储备舱外钢板和气体储备舱内钢板之间填充气体储备舱隔热层组成,气体储备舱隔热层是由岩棉和珍珠岩构成。
所述的休息舱内设置有降温系统、椅子、监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灭火器。
所述的仪器舱内设置有供电柜、救护柜、排泄系统、通信柜和图像传输系统。
所述的寄养舱内设置有食品柜、饮水柜和药品箱。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舱在牵引过程中牵引力更加稳定,所述的设置在移动牵引跑车前部和后部的牵引分别设置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救生舱在下部设置了移动牵引跑车,可在井下将救生舱整体进行牵引移动,使救生舱可以很容易的放置在井下的任何位置,在有紧急状况发生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舱内。由于井下空间较小,救生舱与井下顶部之间距离小,侧部应急救生门安装在休息舱的侧面,使人员在防爆门被挡住时更容易进入到救生舱内,提高救生舱的安全系数,减小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宝元,未经朱宝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8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立井掘进工作面供电闭锁装置
- 下一篇:双楔铰接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