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光纤芯径智能识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9092.X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8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隆林;王文勇;李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大华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陈慧珍 |
地址: | 21417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纤 智能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钬激光治疗机光纤芯径的智能识别技术。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一般的钬激光治疗机的光纤芯径都是人工识别,因为不同功率的治疗机配备不同的光纤,或者一台治疗机配备几种不同型号芯径的光纤,在使用之前通过使用者自己识别不同型号的光纤然后进行使用,不同芯径的光纤所能传输的功率是不同的,光纤芯径越小所能使用的功率就越小,相反光纤芯径越大所能使用的功率也就越大,由于不同的病灶部位对光纤芯径的大小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使用者判断出错就很容易造成光纤的损坏,也有可能影响到手术的进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检测方便的激光光纤芯径智能识别装置,减少人工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由红外发射接收模块、光信号反射板、单片机处理器组成,所述红外发射接收模块由三个相同的光耦分布在一块电路板上集合而成,
所述光信号反射板是表面的不同区域上涂有黑色红外吸收材料的金属板,由金属板在不同的区域上涂上黑色红外吸收材料组成,由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反射不同的信号,
所述单片机处理器镶嵌于钬激光治疗机主控板上,用于发射识别信号,通过不同的反射信号来识别不同型号的光纤。
红外发射接收模块发射的红外光经过信号反射板反射以后,再由红外发射接收模块接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单片机处理器处理后显示出不同光纤芯径大小。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可以智能的识别出光纤的芯径,不同芯径大小的光纤所能传输的功率能够得到控制,不会再有插入小芯径的光纤而输入大功率从而把光纤损伤,保证了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直流式电动喷雾器的结构图。
1、全反镜,2、泵浦氙灯,3、钬晶体,4、腔体,5、半反镜,6、耦合镜,7、红外发射接收模块,8、光信号反射板,9、光纤,10、单片机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激光器内部由全反镜1、泵浦氙灯2、钬晶体3、腔体4、半反镜5、耦合镜6、红外发射接收模块7、光信号反射板8、光纤9、单片机处理器10组成。
当对泵浦氙灯2施加脉冲电压的时候,泵浦氙灯2发出荧光,通过腔体4内部的反射,被钬晶体3吸收而产生受激辐射,通过全反镜片1,半反镜5产生震荡,当增益足够大的时候激光从半反镜5输出,经过耦合镜6后进入光纤9输出。
单片机控制器给红外发射接收模块供电并接收信号,当红外发射接收模块7有输入电压时,上面所镶嵌的光耦发射部分会发出红外光,插入光纤的时候,对应的没有涂上红外线接收材料的部分会反射红外光而被光耦的接收部分接收到,接收到的信号会传递给单片机处理器进行处理。
不同的光纤在光信号反射板的不同位置涂上红外线接收材料,红外线接收材料会吸收光耦所发出的红外光,而其它位置则会反射红外光,所以插入不同的光纤的时候所返回的信号不同,与单片机处理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即能判断出不同的光纤芯径。
识别出光纤芯径以后就能对输出功率进行控制,小芯径光纤输出功率低,大芯径光纤输出功率高,不同的病灶使用不同的光纤,安装了此项技术以后可以大大降低使用者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大华激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大华激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90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式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
- 下一篇:内角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