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导光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19107.2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珍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何春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导光纤结构,尤指一种于透明光纤主体外层包覆折射层,再于光纤主体侧边结合反光体设计,以将光线聚集再反射,而达到大幅提升光纤亮度与均光性的实质效益的侧导光纤结构。
背景技术
光纤具有不易损坏、不怕水气、不怕高温及不散发高温等优点,故被普遍使用于光线与讯号的传导媒介,再者,因光纤具有良好的可挠性、可塑性,及易变化设计外观上相当容易,因此,亦广为运用于广告看板及逃生标志等照明。
然而,当光源由光纤一端照入后,仅在接近光源处亮度最亮,随着远离光源,亮度会趋递减,及至末端处几乎毫无亮光,故在供做装饰物或广告标示等用途上都有亮度不足与不均的瑕疵性存在,并且在弯绕成弧弯形时,此种光线衰减的情形更加明显,更遑论实施于逃生标志等公共安全的照明显示上,此亮度不足与不均的瑕疵,更造成安全上疑虑。
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一般的光纤于使用上有亮度不足及亮度不均等缺失,乃根据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该一般光纤作更新的研发改良,以期发挥其更高的实用效益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导光纤结构,尤其是一种可以有效将光线聚光,再将聚集的光线反射而出,而大幅提高亮度及光均匀性的侧导光纤结构。
于是,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侧导光纤结构,包含:
一光纤主体,为一透明实体;
一折射层,包覆于光纤主体周壁;
一反光体,为不透明实体,乃结合于光纤主体侧边。
如上所述的侧导光纤结构,其中,该反光体为往光纤主体内侧弧凸的实体。
如上所述的侧导光纤结构,其中,该反光体为朝向光纤主体内侧弧凹的实体。
如上所述的侧导光纤结构,其中,该反光体使朝向光纤主体内侧的一面呈平坦面。
如上所述的侧导光纤结构,其中,该反光体系呈螺旋状绕设于光纤主体上。
如上所述的侧导光纤结构,其中,该反光体包含至少两个往光纤主体内侧弧凸的实体。
如上所述的侧导光纤结构,其中,该光纤主体为一圆形柱体。
如上所述的侧导光纤结构,其中,该光纤主体为一多边形柱体。
如上所述的侧导光纤结构,其中,该光纤为丝状。
借此,当光线由光纤主体一端射入后,投射于折射层的光线,随即会折射而下,聚集于反光体上,再由反光体上将聚集的光线反射而出,借此将光线聚集,再反射而出的功效,以大幅提升光纤的亮度和光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于光纤主体侧边结合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反光体,以提高其具光反射的功效,以使光纤的亮度和均光性更加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丝状光纤编织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丝状光纤实施成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主体呈矩形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主体呈六边形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主体呈三角形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次一实施例侧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侧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侧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侧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光纤主体 2 折射层
3 反光体 A 光纤
B 发光体 C 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A,由光纤主体1、折射层2及反光体3;其中:
该光纤主体1,为透明实体,乃为聚苯乙烯〔PS〕、压克力〔PMMA〕或聚碳酸酯〔PC〕;
该折射层2,为聚偏氟乙烯〔PVDF〕,乃包覆于光纤主体1周壁;
该反光体3,为不透明实体,为压克力〔PMMA〕材质,乃结合于光纤主体1侧边,而呈往光纤主体1内侧弧凸的形体。
据此,当使用实施时,请参阅图2所示,是将发光体B设置于光纤一端,而发光体B发出的光线,随即由光纤主体1一端投射入光纤主体1内,而此进入光纤主体1内的光线于投射在光纤主体1周壁的折射层2时,即会有部份光线投照于外,另有部份光线往内折射,投照于反光体3,而于反光体3上产生光线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珍,未经王丽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19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接触爪及其应用的多方向开关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液压支架底座侧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