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面折口专用压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0123.3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共天津市委机关印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42C13/00 | 分类号: | B42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面 专用 压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书刊装订后使用的封面折口专用压痕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保证书刊整体的美观性,通常需要对封面的宽度留出很多余量,在书刊在装订后,将封面按照书刊本体的宽度再折回,形成最终的成品。
但是,目前缺少相关的专用设备,装本前,需要靠操作工人手工勒痕再折口,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并且由于封面折口手工勒痕不准确,导致产品质量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面折口专用压痕机,它具有不占空间、结构简单、折口压痕定位准确、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封面折口专用压痕机,包括工作台面,设于工作台面上的压痕装置,以及与压痕装置相连的传动装置;所述压痕装置包括相互咬合的凹刀具和凸刀具,所述凹刀具为活动体,所述凸刀具为固定体,所述凸刀具兼做装订后书本封面折口压痕的定位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脚踏板,与脚踏板相连的连杆机构,与连杆机构相连的偏心轴;其中,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偏心轴摆动,所述偏心轴触动所述凹刀具做向上的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缺少相应的专用设备,本实用新型所述压痕机将设备与生产用案台合为一体,具有不占空间、结构简单的优点,所述传动装置采用脚踏式连杆带动的偏心结构,所述压痕装置采用相互咬合的凸凹结构,具有折口压痕定位准确、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以往装本前采用封面折口手工勒痕,存在的压痕不准确的产品质量弊端,有效地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上一道工序加工的繁琐性,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于中小印刷厂对多品种、小批量书刊封面带有折口工艺的压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封面折口专用压痕机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中所述结构的零件拆分图;
图3是图1中所述压痕机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
1 工作台面,2 压痕装置,2.1 凸刀具,2.2 凹刀具,3 传动装置,3.1 脚踏板,3.2 连杆机构,3.3 偏心轴,4 书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封面折口专用压痕机,包括工作台面1,设于工作台面1上的压痕装置2,以及与压痕装置2相连的传动装置3;所述压痕装置2包括相互咬合的凹刀具2.2和凸刀具2.1,所述凹刀具2.2为活动体,所述凸刀具2.1为固定体,所述凸刀具2.1兼做装订后书本封面折口压痕的定位器;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脚踏板3.1,与脚踏板3.1相连的连杆机构3.2,与连杆机构3.2相连的偏心轴3.3;其中,所述连杆机构3.2带动所述偏心轴3.3摆动,所述偏心轴3.3触动所述凹刀具2.2做向上的直线运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由于固定的凸刀具又是装订后书本封面折口压痕的定位器,所以无需找规矩定位,只要将装订后的书刊4需要折口的封面送入压痕装置2,同时把书本翻口贴紧固定的凹刀具,用脚踏下脚踏板,抬起后取出压好划痕的书本,至此需要折口的压痕工艺操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机器尺寸:600×600×800mm,压痕长度:340mm。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面折口专用压痕机它具有不占空间、结构简单、折口压痕定位准确、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共天津市委机关印务中心,未经中共天津市委机关印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0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