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冲洗负压伤口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0375.6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晓防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F1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洗 伤口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创伤伤口的创面防护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伤口体液渗出较多需要引流的可冲洗负压伤口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急性创伤、多种慢性创面及难愈合创面、各种位于体表的窦管和瘘管,以及外科手术后体液流出较多的手术伤口,无法使用现有的各种伤口包扎材料进行包扎,需要在进行该类体表创伤面进行防护的同时,也能够及时的将创面流出的体液及时的导出,以尽早的促使伤口愈合。以往引流装置容易出现引流管堵塞,引流不通畅,且无法对创面进行药物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有效保护伤口的同时又能随时将流出的体液导出的可冲洗负压伤口引流装置,其借助贴敷伤口的片材中设置导流管的方式,实现了防菌包扎的同时将流出体液的及时导出,不易堵塞引流管,同时可以通过给予外源性药物,促进创面愈合,能够有利于伤口处于较佳的愈合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冲洗负压伤口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装置包括一用于贴敷伤口的海绵体、多根引流管和一冲洗管,所述引流管和冲洗管的一端埋设在海绵体内,引流管的另一端形成导流口。
具体的讲,所述海绵体为聚乙烯醇海绵片材。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埋设在海绵体内的引流管的一端管壁上开设有多个侧孔。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为两根,两根引流管的一端并列埋设在海绵体内,该埋设端的引流管位于贴敷伤口侧的一端面的海绵体内部。
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海绵体除贴合伤口的端面外设置有一封闭隔膜,该隔膜包括生物半透性粘胶隔膜。
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为三根,三根引流管的一端并列埋设在海绵体内。
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根引流管的另一端均连接一多头连接管。
再者,所述多头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设置一负压抽提装置。
该伤口引流装置可采用无菌或具有抗菌功能的海绵体作为贴敷体表创伤伤口的材料,其内埋设的引流管可以将伤口流出的体液及时的由海绵体进入到导流管中,为了便于体液向导流管中进入,可以在埋设在海绵体内的导流管的管壁上开设多个侧孔,形成多个进液口,导流管的个数可以根据海绵体的大小进行增减,较大面积的海绵体,可以采用三根导流管,而型号面积较小的海绵体,可以采用两根导流管,冲洗管可以对伤口进行冲洗清洁或者通过冲洗管向伤口添加药物。该伤口引流装置所使用的海绵体更可以根据伤口的大小进行裁切,其非贴敷伤口的端面上可设置一封闭膜,例如生物半透性粘胶隔膜,使得导流管的导流口端可以连接负压装置,方便体液的导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可冲洗负压伤口引流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有效保护伤口的同时,不但能随时将流出的体液导出,能够有利于伤口处于较佳的愈合环境,而且克服以往伤口引流装置容易堵塞,且无法应用药物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可冲洗负压伤口引流装置主要有用于贴敷伤口聚乙烯醇海绵片材材质的海绵体10、两根引流管21、22和冲洗管26组成,冲洗管上设置有开关装置,使用者可以通过冲洗管26给予冲洗液或者药物,海绵体10除贴合伤口的端面外设置有一生物半透性粘胶隔膜。引流管的一端埋设在海绵体内,引流管21、22的另一端形成导流口24、25。三根引流管的一端并列埋设在海绵体内,埋设在海绵体内的引流管的一端管壁上开设有多个侧孔23,引流管21、22的导流口的一端均连接一多头连接管30,该多头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设置一负压抽提装置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晓防,未经邹晓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0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