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迹识别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1264.7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安高技术安防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5/06;G06K9/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迹 识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识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笔迹识别锁。
背景技术
当前的生物识别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比如说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音识别、掌骨识别、虹膜识别、脚步识别技术,等等。这些生物识别技术,为目前各项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契机。除了这些生物识别技术的之外,笔迹识别技术近年来也发展迅速。但笔迹识别技术,有自身的难度,主要是用户每次书写的笔迹都可能会有差异。如何消除这种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良好的科技产品,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迹识别锁,能够良好地通过笔迹识别方式,来实现锁的操作。
一种笔迹识别锁,该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它包括有笔迹输入模块、笔迹识别模块、笔迹识别结果发送模块,
其中笔迹输入模块,它是用于实现笔迹的触摸输入的功能结构,
其中笔迹识别模块,它与前述的笔迹输入模块相连接,是通过比较用户预存的标准笔迹来判定用户输入笔迹是否为合法用户的模块结构,
其中笔迹识别结果发送模块,它是用于将上述的笔迹识别模块中的识别结果进行传输的模块结构;
锁芯,它包括有用于实现锁的功能的机械结构本体,以及用以控制锁的机械结构的控制单元,以及用以向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的笔迹识别信息接收模块,该模块还具有接收移动终端中的笔迹识别结果发送模块中所发送的笔迹识别模块中的识别结果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笔迹识别锁,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移动终端,是具有显示屏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的显示屏为触摸屏。
所述的终端设备,是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数字播放器中至少其一。
对应着笔迹识别模块,设置有非法侵入警报模块,它是在判定用户非法进行笔迹输入次数超过阈值情况下,进行警报的模块结构。
对应着前述的非法侵入警报模块设置有手机警报执行子模块,它用于通过手机的移动通讯网络,向用户预先注册的手机号码发送警报信息的模决结构。
对应着前述的非法侵入警报模块设置有电子邮件警报执行子模块,它用于通过互联网向预先注册的电子邮件发送警报信息的模块结构。
对应着前述的非法侵入警报模块设置有即时通信工具警报执行子模块,它是用于互联网上的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在线发送警报信息的模块结构。
对应着所述的锁芯,设置有用以实现密码输入操作的密码控制模块。
对应着所述的笔迹输入模块设置有手写输入及软键盘输入智能判定模块,它是用于判定用户的手写输入是否正确,在笔迹识别输入不正确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触发软键盘的模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通过笔迹识别的方式进行快速的锁芯控制操作,用户可以通过独立的终端,或者已有的手机,而灵活的控制该锁芯,另外,当非法人员采用不良手段来尝试打开锁芯的时候,还可以触发报警机制。本实用新型通过笔迹识别的方式,体现了现代锁芯的高科技安防性能,并且非常便利。本实用新型具有周全的安全识别措施,并且具有良好的使用界面,是下部锁芯的更新换代产品之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笔迹识别锁的结构框图。
图2、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笔迹识别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笔迹识别锁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笔迹识别锁100,它包括有如下组成部分:移动终端110,该移动终端110包括笔迹输入模块120,笔迹识别模块13,以及笔迹识别结果发送模块140;锁芯200,它包括机械结构本体210、用以控制锁的机械结构的控制单元220以及笔迹识别信息接收模块230。用户通过移动终端110中的笔迹输入模块120在显示屏121上进行笔迹输入,系统通过笔迹识别模块130对用户输入的笔迹进行识别,笔迹识别结果发送模块140将识别结果发送到锁芯200中的笔迹识别信息接收模块230。同时利用笔迹识别信息接收模块230接收笔迹识别结果发送模块140传送来的识别结果,然后向控制单元220发送信号用以实现笔迹识别锁100的开启的功能。具体为:
(1)移动终端110,该移动终端110是具有显示屏的终端设备。它包括有如下三个模块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安高技术安防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安高技术安防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电源突波能量吸收转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辐射效果好的红外线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