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粮食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1948.7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5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刘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B65G53/40;B65G53/42;B65G53/5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粮食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可将粮食输送到一定高度的粮食输送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收割、脱粒后,往往都需要从地面搬运到自家房屋的屋顶上进行晾晒。这项搬运工作一股是由人工完成的,先把粮食打包后用绳捆好,再用人扛或者用小型吊机往屋顶运,屋顶还要有人把粮食卸下,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体力和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的劳动力渐渐流向城市。每到农田收获之际,要将几千斤的粮食送到楼顶晾晒,这对于一个无壮丁的农村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难题。而目前现有的粮食输送设备都是为企业设计,往往体积大,使用麻烦且价格较高,不适用于农户家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农户家用的经济实用的粮食输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粮食输送装置,其包括风机、设置在风机的出口处的喷嘴、与风机的出口连接的输送管道、及设置在输送管道上的输料器。所述喷嘴插入到所述输送管道内。所述输送管道设有平行其中轴线的隔板,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喷嘴的出口设置。所述输料器的一端设有可将粮食输入的进料口,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输送管道贯通并开设在所述隔板的上方的入料口。粮食经输料器进入输送管道内时可借助风机吹出的风沿输送管道被输送到一定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粮食输送装置包括风机、喷嘴、输送管道及输料器,粮食经输料器流下,再经风机、喷嘴出来的风经输送管道输送至农户的楼顶进行晾晒,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成本低、节省人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粮食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粮食输送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粮食输送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2揭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粮食输送装置1。粮食输送装置1包括风机10、喷嘴20、输送管道30及输料器40。
所述风机10的出口处设有变截面管11以连接所述喷嘴20及输送管道30。
所述喷嘴20插入到所述输送管道30内。所述喷嘴20可将风机10产生的较大气压降低,从而保证粮食的顺利流下。
所述输送管道30包括水平输送段31及升高输送段32,所述水平输送段31与所述风机10的出口相连接。所述输送管道30在所述水平输送段31的管内设有隔板33。所述隔板33平行所述输送管道30的中轴线,并且所述隔板33的一端靠近所述喷嘴20的出口设置,使得经风机10、喷嘴20吹出的风可被隔板33疏导分流而从隔板33的上、下吹过,可以防止由于给粮过多造成粮食阻塞输送管道30的情况,从而确保粮食输送装置1的安全。所述输送管道30在其管壁还设有可观察所述隔板33上粮食的堆积情况的观察窗34。
所述输料器40的一端设有可将粮食输入的进料口41,其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输送管道30贯通并开设在所述隔板33的上方的入料口42。所述入料口42设置在所述搁板33靠近所述喷嘴20的一端的上方,使得给送过量的粮食可落到所述隔板33上,当粮食输送过量时,将所述隔板33进行调节,以避免粮食阻塞输送管道30。所述输料器40包括斗型进料管43、与斗型进料管43连接的螺旋管44、及与螺旋管44连接的导向圆弧管45。所述进料口41设置在所述斗型进料管43上,所述入料口42设置在所述导向圆弧管45上。所述输粮器4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圆弧管45上的插板46。粮食经输料器40的进料口41进入,经所述螺旋管44流下、再经由导向圆弧管45产生一个水平速度进入到所述输送管道30内的隔板33的上方。从而便于经风机10、喷嘴20吹出的风输送至一定高度进行晾晒。另外,通过在输料器40内设置螺旋管44及导向圆弧管45,可有效避免因输送管道30内气压过高而将管内的粮食吹出的状况。所述插板46可控制给粮流量,其与输送管道30上的观察窗34配合使用,对输送粮食的流量进行实时控制。当观察到隔板33上的粮食堆积过多时,可将插板46闭合以阻止粮食继续流入输送管道30。所述隔板33可用来疏导分流,可以防止由于给粮过多造成粮食阻塞输送管路30的情况,确保输粮装置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