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部件快速卡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1979.2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6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万仁;严征;李波;司宝库;隋玉春;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岭长天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铁岭天工专利商标事务所 21105 | 代理人: | 张沈 |
地址: |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市银***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部件 快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部件的夹持装置,特别是一种圆柱部件快速卡头。
背景技术
很多产品有圆柱形端头部件,如细长圆杆形的天线的端头。有圆柱形端头部件的产品有时需要快速、牢固地安装到夹持装置的孔座里或从已牢固安装在夹持装置的孔座里快速取出。现有技术中,圆柱部件的快速卡头有与产品的圆柱形端头相配合的圆管形孔座,在与圆柱形端头相配合的孔座侧壁开有径向内螺纹孔,在内螺纹孔旋有螺钉,在孔座里安装产品的圆柱形端头部件时,先把产品的圆柱形端头部件插到与圆柱形端头相配合的孔座里,然后把孔座侧壁径向内螺纹孔中的螺钉拧紧,让产品的圆柱形端头部件牢固地安装到孔座里,把牢固安装在孔座里的有圆柱形端头部件的产品快速取出时,先把孔座侧壁径向内螺纹孔中的螺钉拧松,然后把孔座内产品的圆柱形端头部件取出。这种圆柱部件的快速卡头在安装或取出有圆柱形端头部件的产品时要拧动螺钉,在拧动螺钉时要另用螺丝刀或扳手等工具,有些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在快速安装或取出产品的圆柱形端头部件时不另用工具的圆柱部件快速卡头。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
圆柱部件快速卡头有与产品的圆柱形端头相配合的圆管形孔座,孔座的上端管口有夹持式手搬卡箍,夹持式手搬卡箍有在孔座上端管口的半圆环形固定半环,固定半环的一端铰接有半圆环形活动半环,固定半环和活动半环围成的圆与产品的圆柱形端头是紧配合,固定半环的外端有径向连接耳,连接耳上有与孔座圆管的轴线垂直的连接孔,活动半环的外端有轴线与孔座圆管的轴线平行的圆形开口孔,开口孔内有连有手柄的圆形凸轮,凸轮的直径与开口孔的内径相等,凸轮上有与凸轮的轴线平行的偏心凸轮轴孔,偏心凸轮轴孔与固定半环外端连接耳上的连接孔之间铰接有连杆。
使用时,把有圆柱形端头部件产品的圆柱形端头从本实用新型的上端插入圆管形孔座内,孔座的上端管口的夹持式手搬卡箍有凸轮机构,凸轮轴用连杆固定在固定半环外端径向连接耳上,活动半环是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搬动手柄带动凸轮转动,可以使活动半环的外端靠近或远离固定半环的外端。按产品的圆柱形端头直径,可以计算设计出固定半环和活动半环围成的圆的内径、连杆的长度和凸轮的曲线轮廓。
本实用新型在夹持有圆柱形端头产品的圆柱形端头部件时,在把圆柱形端头部件插入圆管形孔座后不另用工具,只需搬动手柄就可以很方便地把有圆柱形端头的产品快速、牢固地安装到圆管形孔座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方案提出的一种夹持圆柱形端头时的圆柱部件快速卡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解除夹持圆柱形端头时的圆柱部件快速卡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圆管形孔座的主视局剖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局剖示意图;
图5是图3的A-A局剖示意图;
图6是活动半环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活动半环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活动半环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手柄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手柄的俯视局剖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B-B剖视示意图;
图12是连杆的主视示意图;
图13是连杆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连杆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14中,圆柱部件快速卡头有与产品的圆柱形端头相配合的圆管形孔座1,孔座的上端管口有夹持式手搬卡箍2,夹持式手搬卡箍有在孔座上端管口的半圆环形固定半环3,固定半环的一端4铰接有半圆环形活动半环5,固定半环和活动半环围成的圆与产品的圆柱形端头是紧配合,固定半环的外端有径向连接耳6,连接耳上有与孔座圆管的轴线垂直的连接孔7,活动半环的外端有轴线与孔座圆管的轴线平行的圆形开口孔8,开口孔内有连有手柄9的圆形凸轮10,凸轮的直径与开口孔的内径相等,凸轮上有与凸轮的轴线平行的偏心凸轮轴孔11,偏心凸轮轴孔与固定半环外端连接耳上的连接孔之间铰接有连杆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岭长天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铁岭长天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