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线清疵电子监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2139.8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盛伟;杨敏;程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圣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3/00 | 分类号: | B65H6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225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线清疵 电子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疵电子监控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纱线络筒工序中用的制线清疵电子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清疵电子监控系统,不能有效清除在并纱工序中形成“小辫子”形状的纱疵,严重的影响了成纱的质量,并纱工序后的络筒工序急需一种能有效清除小辫子纱疵的清疵监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线清疵电子监控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性强,且其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线清疵电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和与控制单元连接的车速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通过主电缆与多个处理单元连接,每个处理单元通过处理器电缆连接有多个检测头。
上述的制线清疵电子监控系统,其特点是:每个处理单元通过处理器电缆连接有五个检测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2、通过对控制单元的参数设置,并通过处理单元、检测头的协调配合实现了对制线过程中产生的“小辫子”形状的纱线头进行检测和清除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纱线品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检测头; 2-处理单元; 3-主电缆;
4-控制单元; 5-车速传感器; 6-处理器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制线清疵电子监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4和与控制单元4连接的车速传感器5,所述控制单元4通过主电缆3与多个处理单元2连接,每个处理单元2通过处理器电缆6连接有多个检测头1。通常情况下,每个处理单元2通过处理器电缆6连接有五个检测头1,即可满足一般的生产需要,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设置检测头1的数量。其中,所述控制单元4是对各用电单元进行供电、进行参数设置、查看系统工作状态、统计分析清纱效果、根据车速和设置进行计算并向处理单元2下发各种清疵命令的控制箱,多个检测头1分别对纱线进行实时检测,所述检测头1为对被检测纱线的纱线质量即线密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电容式传感器。多个处理单元2分别对所述多个检测头1所检测信号进行放大调理,每个处理单元2上设置有插座,处理单元2通过插座与处理器电缆6和主电缆3连接,控制单元4上设置有插座,主电缆3和车速传感器5通过控制单元4上的插座与控制单元4相连。多个处理单元2在控制单元4的控制下根据设定的参数对多路的纱线进行纱疵检测和清除。所述控制单元4为处理单元2提供的电源有+15v,-15v,8v和+48v电源。所述车速传感器5直接和控制单元4相接,车速传感器5可以实现对络筒车速的实时检测。
本实用新型制线清疵电子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需络筒的纱线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检测头1,检测头1将纱线质量(线密度)的变化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进行调理放大后传送给处理单元2,处理单元2对检测头1的纱线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和检测,并根据控制单元4所设置的参数对检测到的纱疵完成切除,处理单元2将检测到的纱疵情况上报控制单元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圣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圣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乳性荧光颜料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直流电源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