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螺丝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2335.5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光 |
主分类号: | B25B15/04 | 分类号: | B25B15/04;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螺丝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刀,特别是涉及一种棘轮螺丝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棘轮螺丝刀,如中国专利CN2307658Y公开的“隐藏式棘轮螺丝刀”和中国专利CN2900088Y所公开的“一种组合式棘轮螺丝刀”,CN2307658Y所公开的棘轮螺丝刀包括弹簧,接杆33和传动杆44以及由定位棘轮41、左向棘轮42以及右向棘轮42组成的棘轮组、定位凸片445等部件,CN2900088Y所公开的组合式棘轮螺丝刀包括连接座,套筒、制动块、弧形滑套等结构,虽然这样的两款棘轮螺丝刀均能实现该螺丝刀的单向空转,但是这些螺丝刀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并且组装以及制作生产步骤也较复杂,容易因为一个小零件的损坏或者缺失导致螺丝刀使用的不灵活和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易于控制方向的棘轮螺丝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棘轮螺丝刀,包括棘轮杆、中空的控制杆以及套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轮杆前部为连接外部螺丝刀头的空腔,中间为棘轮件,后部为连接部,所述控制杆前部具有突出部,后部为连接杆,所述棘轮杆的连接部与棘轮件插入控制杆中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突出部与连接杆内,所述突出部围绕部分棘轮件,所述棘轮杆在所述控制杆内并且相对于所述控制杆转动,所述套筒套于所述突出部和棘轮件外;
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棘轮件的内表面上具有左、右两个凹槽用于分别容置左、右控制片,所述左、右控制片上分别具有弹簧,所述弹簧抵于所述左、右控制片与左、右凹槽之间,所述左、右控制片从左、右两个方向分别抵住棘轮件,并且与套筒内表面的左、右挡板相配合控制棘轮件的单向空转。
优选地,为了更好地控制控制片,所述左、右控制片上具有容置所述弹簧的容置凹槽,所述弹簧抵于所述容置凹槽与所述左、右凹槽之间。
为了固定棘轮杆与控制杆以及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棘轮杆的空腔与棘轮件之间具有一圈突出的挡圈,套筒的内表面前侧具有与所述挡圈相匹配的挡面。
为了使控制螺丝刀单向旋转的档位更加明显,所述控制杆的突出部外表面上还具有一小孔用于容置一钢珠,所述钢珠与小孔之间还抵有弹簧,套筒的内表面,相对应于该钢珠的位置依次设有三个小凹陷。
为了更好地固定所述棘轮杆和控制杆,所述棘轮杆的连接部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圈凹槽,所述控制杆的后部连接杆的内表面上具有相应地一圈凹槽,一卡簧卡于所述连接部外表面的凹槽和连接杆内表面的凹槽内固定所述控制杆和棘轮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并且加工方便,实现螺丝刀的单向空转,并且顺、逆两个方向单向空转档位明显,易于操作和使用,使使用者能够轻松地实现螺丝刀连接的螺钉的松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丝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丝刀的控制杆与控制片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丝刀的部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丝刀的与图3反方向的部件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丝刀沿图1中A-A′线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丝刀沿图1中B-B′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螺丝刀,如图1-6所示,包括棘轮杆1、中空的控制杆2以及套筒3,所述棘轮杆1的前方形成空腔11连接外部螺丝刀刀头,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要求更换不同的螺丝刀刀头。棘轮杆1的中部为棘轮件12,棘轮杆1的后部为连接部13,并且棘轮件12与空腔11之间设有一圈围绕空腔11突出形成的挡圈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光,未经李永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钢筋卡扣
- 下一篇:高密度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曲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