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制捆带运送开卷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2992.X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7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侯震;顾希希;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张兆良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制 运送 开卷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捆用钢制捆带运送开卷的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热轧卷采用的打包钢制捆带都是盘绕成圆盘状,单卷钢制捆带重50kg,宽32mm,圆盘外径695mm,圆盘内径440mm,四周用铁皮卡卡住,使用时将铁皮卡剪断后,钢制捆带会向外弹展开。以往使用钢制捆带的都是自动打捆机,只要操作人员把整卷钢制捆带装上自动打捆机上就行了,然而现在许多精整线上都采用人工打捆作业,在打捆作业时就碰到一些问题:
1)工作时,要在热轧卷上捆扎2~3道,需要将钢制捆带随着操作者一起移动。因钢制捆带较重,每卷捆带重达50公斤,操作人员移动捆带十分不便,操作人员只好拖着钢制捆带带头在工作线上来回走动,脚下钢带散布,极不安全。
2)整卷钢制捆带是卷成卷再包装好的,如果没有专用的设备来开卷,拆开整卷钢制捆带后捆带就会松卷,钢制捆带的韧性较强,钢制捆带一打开就向外弹展开,使占地面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制捆带运送开卷小车,该小车结构简单、运送、开卷钢制捆带方便,且操作灵活的。
一种钢制捆带运送开卷小车,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两块平行放置的挡板和挡板下端的底盘,两块挡板与底盘固定连接,两块挡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钢制捆带宽度,两块挡板上开有至少4对同轴的孔,其中两块挡板下部横向上至少开有2对同轴的孔,两块挡板前端和后端分别至少开有1对同轴的孔,挡板上任意三个孔不共线,每对同轴的孔中都穿有一根固定轴,每根固定轴上都套装有套筒,底盘下部挡板两侧安装有两个定向脚轮,在两块挡板外侧设有手推把支架。
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杆、第二挡杆、第三挡杆、第四挡杆和第五挡杆,第一挡杆、第二挡杆、第三挡杆和第四挡杆的首尾顺次固定连接成等腰梯形,其中第一挡杆与第三挡杆平行,第五挡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杆和第三挡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五挡杆与第一挡杆和第三挡杆垂直。
所述两块挡板下部开有4对同轴的孔,其中每块挡板的第三挡杆中部开有两个孔,每块挡板的第二挡杆中部或上部开有一个孔,每块挡板的第四挡杆中部或上部开有一个孔。
所述手推把支架上还装有手推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打捆热轧卷时,先将钢制捆带卷置于小车车架本体内,由于小车是两轮的手推车,因此人站在小车后方,手握手推把,把小车倾斜到底盘与地面脱离的位置,即可推动小车,此时,钢制捆带由两块挡板下部的套筒支撑,两块挡板前端和后端的套筒能够防止捆带从小车上滑落。操作人员将钢制捆带推到捆带放置处和热轧卷打包工位,将小车前倾或后倾,小车底盘与地面接触,小车与地面的接触点由两个固定脚轮的支撑点又增加了一条边,使小车稳定不易倾倒,此时,捆带由两块挡板下部的套筒和两块挡板前端或后端的套筒支撑;钢制捆带开卷时,剪断铁皮卡,两块挡板前端或后端的套筒能够有效防止钢制捆带弹出。本实用新型在每个固定轴上都套装有套筒,减少了钢制捆带转动时的摩擦力,拉住钢制捆带头,稍用力即可拉出钢制捆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打捆人员运送、开卷、剪切钢制捆带都很方便,使运输钢制捆带和开卷既安全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制捆带运送开卷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手推把、2手推把支架、3挡板、31第一挡杆、32第二挡杆、33第三挡杆、34第四挡杆、35第五挡杆、4固定轴、5套筒、6底盘、7固定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制捆带运送开卷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
一种钢制捆带运送开卷小车,包括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包括两块平行放置的挡板3和挡板下端的底盘6,两块挡板3与底盘6焊接,两块挡板3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钢制捆带宽度,所述挡板3包括第一挡杆31、第二挡杆32、第三挡杆33、第四挡杆34和第五挡杆35;第一挡杆31、第二挡杆32、第三挡杆33和第四挡杆34的首尾顺次焊接成等腰梯形,其中第一挡杆31与第三挡杆33平行,第五挡杆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杆31和第三挡杆33的中部焊接,并且第五挡杆35与第一挡杆31和第三挡杆33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29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网口1对2切换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极型复合式过电压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