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3128.1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8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鋐富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九***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耳机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供各种耳廓的聆听者配戴,并具有良好的舒适感及高音质的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巧迷你化的趋势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使用迷你化的电子产品或个人数字产品的日渐普及,例如常见的MP3随身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型电脑等,更是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另外,结合收音机与MP3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已经出现。
不论是上述何种电子产品,为了让使用者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声音资讯,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此外,耳机也提供了聆听者较佳的声音传输,使聆听者能清楚的听到及了解声音内容,不像在空气中传输声音会造成不清晰的情况,且特别是在使用者移动期间,例如在运动、激烈活动或吵杂的环境下也不会受到影响。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耳朵、耳道的尺寸结构都有差异,使得耳机尺寸对于耳朵小的人而言是大的,则会有压迫感及不舒适的感觉,且耳朵需承受耳机设有的导音管及配设于导音管后端的喇叭等零件的重量,尔后,虽有相关业者将耳机的导音管外部罩设一耳垫,藉由耳垫代替耳朵支撑其重量,但由于现有喇叭大或长无法塞入耳内,而易使耳机的导音管配戴于耳朵内时,其后端会略呈下垂的状态,使得耳垫偏离该喇叭一中心位置,则当喇叭传递声音于导音管再传送至聆听者耳朵时,其音质会有所变调,最容易发生的是低音为一正常音质,高音的音质却呈现不出来,造成音质效果不佳。因此,在耳机结构上的改良,势必是无可避免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现有耳机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一种耳机的改良结构,可供各种耳廓的聆听者配戴,并具有良好的舒适感及高音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的改良结构,包括:
一喇叭单元;
一罩体,呈中空状,用以收容该喇叭单元,而该罩体具有一音室及一开口,且该开口与该喇叭单元呈一锐角角度;以及,
一导音管,置于该罩体的开口处,该导音管一端与该音室相连接,该导音管另一端穿设出该开口。
实施时,该罩体由一上罩及一下罩所组成。
实施时,该上罩呈一圆弧形,该下罩呈一倒三角形。
实施时,该音室及该开口设置于该下罩。
实施时,该喇叭单元夹设于该上罩与该下罩之间,并与该音室相连通。
实施时,该锐角角度为60°~70°。
实施时,该开口与该喇叭单元间具有一长度距离及一高度距离。
实施时,该长度距离为5mm±1mm,该长度距离是由该喇叭单元的中心位置为起点至该开口中心顶点的水平距离,而该高度距离为8mm±1mm,该高度距离是由该喇叭单元的中心位置为起点至该开口中心顶点的垂直距离。
实施时,该导音管穿设出该罩体的开口端套设有一耳垫。
实施时,该导音管与该耳垫呈一倾斜角度。
实施时,该耳垫为软性橡胶所制成。
实施时,所述软性橡胶为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喇叭单元;一罩体,呈中空状,用以收容该喇叭单元,而罩体具有一音室及一开口,且开口与喇叭单元呈一锐角角度;及,一导音管,置于罩体的开口处,该导音管一端与音室相连接,该导音管另一端则穿设出开口;藉由开口与喇叭单元呈一锐角角度,使得低音及高音能完整呈现,而具有一较佳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图1的前视图;
图2B是图2A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A是图1的后侧视图;
图3B是图3A的b-b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B配戴于耳朵上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不含耳垫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耳机;10-喇叭单元;20-罩体;21-上罩;22-下罩;221-音室;222-开口;30-导音管;31-耳垫;40-耳朵;41-耳窝(耳廓);42-耳穴;θ-锐角角度;P-中心顶点;Q-中心位置;X-长度距离;Y-高度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方便了解本新型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图示列举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耳机的改良结构,概以编号1表示之,其包括:一喇叭单元10、一罩体20及一导音管30;其中,
该喇叭单元10,用以将电子信号转变成音波信号的声音传递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鋐富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鋐富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