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3140.2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洪建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建员 |
主分类号: | D01H5/88 | 分类号: | D01H5/8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547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上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
背景技术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纺织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厂家,为改善细纱机的成纱条干、细节、粗节、棉结、毛羽等技术指标,总结大量的生产经验,如采用中等硬度的胶辊减少浮游区长度;缩小罗拉隔距采用R2P工艺使浮游区达到41.5mm,从而增加对浮游区纤维的控制;采用高精度无机械波罗拉,减少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的牵伸波动而改善成纱质量;采用窄边下销增加纤维在胶圈钳口的紧密度从而减少纤维滑移;采用中胶辊和尼龙上销配合增加了上胶圈的同步性和牵伸中区的摩擦力界,从而实现牵伸中区对须条的稳定控制,改善成纱质量;使用内花纹的胶圈和下胶圈传统张力架设计为滚动张力辊方式,有效的降低了滑溜,减少了下胶圈内层的磨损,从而使成纱质量趁于稳定,锭与锭质量差异日趁减少;前后压力棒的推出和使用是成纱质量成倍的提高,企业的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这些专件,虽然每一种都对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我们全部的把它放在一起使用,纺纱规律难以控制从而会造成纱线的隐性疵点。随着技术的进步,成纱条干、棉结指标有了一定的改善,唯独毛羽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在1999年巴黎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紧密纺设备,通过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技术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研制出多种形式的紧密纺纱机,在消除加捻三角区,改善纺纱毛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目前现有的紧密纺纱机由于改造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很难得到全面推广,同时,现有紧密纺机构由于采用抽气式集聚原理而使浮游区的距离得到延长,本来从胶圈钳口经过粗纱加捻须条带有部分剩余捻回的抱合力,由于在浮游区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抱合,而使纤维与纤维之间的联系力大幅度减弱。这时人们在设计出复杂而又要投入巨额成本装置来对纱线进行凝聚,从而达到提高纱线质量,减少毛羽的目的,实质上这是纺织技术进步方面走了一条漫长的弯路,并未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皮圈架是细纱机牵伸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目前,细纱机的存在上皮圈架前部太短等缺点,在使用时上皮圈架的前部控制点离钳口太远,使浮游区的短纤维得不到控制,这些纤维受周围快、慢速纤维的挤压、摩擦,提前变速或滞后变速,影响细纱的质量。市场上有一些安装了纤维压力棒的上皮圈架,这些上皮圈架普遍存在安装不方便,生产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的技术方案,减少了浮游纤维提前变速的机会,制得的细纱质量好,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生产成本低。
所述的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包括上销体,上销体两侧对称设置与其弹性配合的弹缩块,上销体中间卡接设置隔距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销体前端设置外伸臂,外伸臂与上销体一体成型,外伸臂上设置纤维压力棒,纤维压力棒与上销体前端边缘平行。
所述的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销体位于外伸臂之
间的部分成内凹结构,其边缘低于上销体两侧前端边缘。
所述的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伸臂设置于隔距块两侧的上销体上,外伸臂向前延伸超过弹缩块的前端边缘。
所述的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伸臂上设置与纤维压力棒匹配的通孔,所述的纤维压力棒穿过外伸臂上的通孔与上销体前端边缘平行设置。
所述的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伸臂上设置与纤维压力棒匹配的开口向上的卡槽,所述的纤维压力棒卡接在外伸臂上的卡槽中与上销体前端边缘平行设置。
所述的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压力棒横截面为圆形,纤维压力棒位于两外伸臂之间的一段直径小于纤维压力棒两端的直径。
所述的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压力棒横截面为上部成小圆弧状、下部成大圆弧状的水滴形,纤维压力棒位于两外伸臂之间的一段为除去小圆弧的内凹结构。
上述的一种带压力棒的上皮圈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上皮圈架中间部分的外伸臂与上销体一体成型,结构牢固,外伸臂不易脱落,结构简单,质量稳定可靠;外伸臂上设置通孔或卡槽结构,方便纤维压力棒的安装,节省了生产成本;上销体中间设计成内凹结构,位于两外伸臂之间的一段纤维压力棒设计成内凹结构,方便隔距块的安装,安装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皮圈架利用纤维压力棒有效地控制游离区纤维提前或滞后变速,大大提高了纱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建员,未经洪建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紧密纺改环锭纺的吸棉笛管安装机构
- 下一篇:十二模钨丝拉丝机在线退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