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锌冷却塔分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3824.2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位成;刘国标;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南邡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冷却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化工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新型电锌冷却塔分液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湿法电解锌具有火法炼锌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湿法电解锌工艺基本上代替了火法冶炼锌工艺。湿法电解锌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序锌电积,在电积过程中,由于电积液具有电阻,因而产生焦耳热,同时还有金属锌的返溶热,虽然电积液在锌电积过程中通过蒸发及辐射散去部分热量,但是发热量仍然要超过散失的热量,电解槽内温度会不断升高,尤其在高温季节,然而正常的电积过程必须维持在35~40℃,所以需要对电积液进行降温。由于空气冷却塔设备简单,运行费用较低,可蒸发部分水份,被湿法炼锌企业广泛使用。
传统的冷却塔一般由塔体、捕滴装置、进液管、溜槽、分液器、风机、集液池组成,其中由进液管、溜槽、分液器组成分液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空气冷却塔的降温效率。分液装置的大致结构为进液管连接溜槽,分液器焊接在溜槽底部。分液器由分液管和分液板组成,分液管与分液板之间保留一定的缝隙。电积废液由进液管流入溜槽,通过溜槽把电积废液输送到每一个分液器,电积废液从分液器的缝隙流出来。采用这种分液装置,虽然有一定的分液效果,对电积废液的降温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分液器中缝隙较大,造成单股电积废液流量大,液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相对较小,导致冷却塔降温效率低,运行成本相对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电锌冷却塔分液装置存在的冷却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了新型电锌冷却塔分液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电锌冷却塔分液装置,包括进液管和与之连接的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与分液器连接,分液器壁上设置有分液孔。
所述溜槽与分液器通过法兰焊接。
所述分液器底部密封。
所述分液器为PE管。
本实用新型优点为:分液装置结构简单,只需对原有分液装置进行分液器的更换,镶入现有分液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单股电积废液流量小,液体与空气接触面积相对较大,提高冷却塔的降温效率,增加设备利用率,为生产线扩产提供有力保障,进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中1进液管,2漏槽,3法兰,4分液器,5分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电锌冷却塔分液装置,包括进液管1和与之连接的溜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2与分液器4连接,分液器4壁上设置有分液孔5,溜槽2与分液器4通过法兰3焊接,分液器4底部密封,分液器4为PE管。电积废液由进液管1流入溜槽2,通过溜槽2把电积废液输送到每一个分液器4,再通过重量作用,电积废液从分液器4的管壁中分液孔5流出来。分液器4的材质为PE管,可以根据待处理的电积废液的量和冷却塔的大小确定分液器4中分液孔5的大小。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在分液器内部设置一布满分液孔的隔板,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原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南邡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市南邡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蔗渣分离器的气孔壁漏斗排渣结构
- 下一篇:方便换卷卷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