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3916.0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9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曾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0 | 分类号: | G08B13/1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触摸 踩踏 彩灯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踩踏式的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正在提交审查的实用新型专利“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结构简洁,可以警报人手的拿放,经济实用,但是,不能进行远距离无线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可以安排在居室的入口或者通道上实施远距离的无线防盗报警。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和信号的无线发送电路组成,所述两部分共用电池组作为工作电源,其中,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中的触发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到无线发送电路的发送数码输入端。
所述信号的无线发送电路包括一块编码电路、地址输入端编码开关电路和一块无线发送模块,安装在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的内部;其中,编码电路的发送数码输入端构成无线发送电路的发送数码输入端;地址输入端编码开关电路由八位单刀双掷开关组成,其八个单刀端分别接到编码电路的地址输入端,每个八位单刀双掷开关的另外两个端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编码电路的发送数据端连接到无线发送模块的发送数据接收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既可以警报人员的踩踏侵入以及其自身因人体直接拿放造成的移动,还可以发送无线电报警信号用于远距离报警。
附图说明
下面对照附图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方框图。
图2是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中的触发电路的原理图。
图3是信号的无线发送电路的原理图。
图4是信号的无线接收电路的原理图。
图中,1.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4.触发电路,41.双极性电路555,9.无线发送电路,91.编码电路,92.无线发送模块,93.地址输入端编码开关电路,95.译码电路,96.无线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由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1)和信号的无线发送电路(2)两部分组成。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1)中的触发电路(4)如图2所示。
信号的无线发送电路以及无线接收电路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无线发送模块(92)和接收模块(96)分别采用型号9912与9921,其中,编码电路(91)的发送数据端Dout连接到无线发送模块(92)的发送数据接收端In,电阻R91,R93需要根据编码电路(91)和译码电路(95)采用的集成电路型号配对设置。进行信号的无线传送与接收的条件是:1)编码电路(91)中的集成电路HS2262-R4和译码电路(95)中的HS2272C-L4两者的地址输入端的地址编码相同,而其地址输入端悬空时为第三态,为此设计了图3所示的地址输入端编码开关电路(93),以方便用户更改,避免环境中其它电器由于无线通信地址编码相同造成的干扰;2)HS2262-R4的发送使能端/TE低电平有效;3)只要HS2262-R4发送数据端D0,D1,D2,D3有一个为高电平,HS2262-R4即发出地址编码信号与数据信号。HS2262-R4的发送数据输入端D0,D1,D2,D3与HS2272C-L4的数据输出端A11/D0,A10/D1,A9/D2,A8/D3在集成电路的内部都有下拉电阻。当HS2272C-L4接收到的地址编码数据与其设置的地址编码相同时,其引脚17(VT)即输出高电平。选取发送数据端D0,D1,D2,D3中的一个构成无线发送电路的发送数码输入端,把它连接到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1)中的触发电路(4)的输出端即555(41)的引脚3。
无线发送电路(9)中的HS2262-R4的工作电压为2V~12V。根据无线发送的距离配置无线发送模块(92)9912的引脚4所接的天线的长度以及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1)中电池组的电池数量,例如使用6节干电池。
无线发送电路(9)安排在防触摸踩踏式彩灯报警器(1)中。
本实用新型外表形似家用的地毯或踏脚垫,在下列二种情形下蜂鸣器会鸣叫报警约15秒,三色彩灯组依序闪亮,并发送出无线电报警信号:1)被踩踏,2)被人体触摸。
无线电接收电路单独组成报警接收装置,或者配合电话报警器等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9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盗贼越窗报警装置
- 下一篇:扇形单人进出双认证多工作模式旋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