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多士炉炉腔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3955.0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曾雄;敬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8 | 分类号: | A47J37/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多士炉炉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士炉,特别是一种节能多士炉炉腔。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125066A于2008年2月20日公开了一种多士炉的机芯,加热腔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云母加热片,加热腔中设置有两块夹紧钢丝网,加热腔的底部设置有面包托,两端设置有架板,架板的一外侧设置有与外部按制连接的滑动块,滑动块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架板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块固定连接有穿过滑动槽的面包升降托,特点是架板上设置有一对上斜槽和一对下斜槽,夹紧钢丝网设置有穿过两端的架板分别支承在上斜槽和下斜槽上的上滑杆和下滑杆,架板外设置有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夹紧钢丝网的下滑杆的拉簧,拉簧设置在面包升降托的下方,两块夹紧钢丝网的上滑杆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但是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如果在加热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情况下,加热一片面包时,除加热该面包的加热腔发热外,其他加热腔也在发热,造成能源的不必要浪费;2)发热元件是单面供给面包能量,有部份能量供给产品外壳,造成产品外壳升温过高,造成能源浪费,且不能同时进行烘烤单面的面包和双面的面包的烘烤。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环保节能,能够同时烘烤单面的面包和双面的面包的节能多士炉炉腔,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节能多士炉炉腔,包括设置有升降机构和控制板组件的炉腔,炉腔由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装配而成,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炉腔内均布设有N个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与炉腔的腔壁共同组成N+1个的烘烤槽,发热元件为两侧面缠绕发热丝的云母板组件,云母板组件与控制板组件的电控元件电连接。
所述N的数目为2-10。
所述云母板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扣脚,左侧板、右侧板与云母板组件对应的位置设有扣孔与之扣合固定,或卡接固定。
所述云母板组件的底部设有呈V字型的支座,支座上设有带通孔的凸耳;云母板组件包括第一云母板、第二云母板和第三云母板,云母板组件与炉腔形成两个以上的烘烤槽。
所述烘烤槽内均布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网架,网架设置于云母板组件两侧壁、及炉腔的腔壁上;网架为对称设置,网架与云母板组件的发热丝相平行或平齐,以实现单面烘烤和/或双面烘烤。
所述网架的端部设置有弯折的插条,云母板组件对应网架的位置设有一个以上的装配孔,网架的一端与装配孔配合固定,网架的另一端穿插固定于支座的凸耳内;或者网架与云母板组件一体设置。
所述前板和后板上设置有装配孔,左侧板、右侧板与前板、后板对应的位置设有插脚,左侧板、右侧板的插脚折弯固定于装配孔内。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右侧板上,升降机构包括面包托架和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套装于右侧板的导杆上;右侧板上开设有避位槽,面包托架的一端穿过避位槽,设置于烘烤槽内,面包托架的另一端与滑动组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方便和制造成本低,能够同时烘烤单面的面包和双面的面包,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有选择地不同的烘烤方式,丰富多士炉的功能,并且突破市场上只有单一烘烤功能,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面包烘烤原理图。
图中:1为云母板组件,1.1为扣脚,1.2为发热丝,2为升降机构,3为右侧板,3.1为插脚,4为网架,5为前板,5.1为插孔,6为左侧板,6.1为扣孔,7为后板,11为第一云母板,12为第二云母板,13为第三云母板,20为面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节能多士炉炉腔,包括设置有升降机构2和控制板组件的炉腔,炉腔由前板5、后板7、左侧板6和右侧板3共同围成。前板5、后板7上设置有装配孔,左侧板6、右侧板3与前板5、后板7对应的位置设有插脚3.1,左侧板6、右侧板3的插脚3.1折弯固定于装配孔内。升降机构2设置于右侧板3上,升降机构2包括面包托架和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套装于右侧板3的导杆上;右侧板3上开设有避位槽,面包托架的一端穿过避位槽,设置于烘烤槽内,面包托架的另一端与滑动组件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3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池极耳剪裁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冲压刀轮制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