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中的平衡块及具有该平衡块的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4138.7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5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平;刁方印;梁社兵;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中的 平衡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中的平衡块及具有该平衡块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旋转过程中,不平衡偏心质量引起压缩机的振动、噪声和摩擦功耗。传统形式的平衡块见图1所示。为平衡偏心量,通常在电机转子10上下端面上安装平衡块,即主平衡块11和副平衡块13,平衡块的迎风端具有迎风面,背风端具有背风面。由于平衡块存在迎风面,平衡块旋转时不可避免受到气体的冲击,存在迎风阻力损失。另外,平衡块的背风面也存在上述现象。传统形式的平衡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的阻力损失较大,例如,主平衡块11的迎风面111和背风面113为矩形,从而造成能量损耗较大,影响压缩机的能效。
另外平衡块和流体冲击时,引起气体湍流,从而产生噪声。这种平衡块旋转引起的阻力损失和流体噪声在变频压缩机表现较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变频压缩机中的平衡块,以解决传统的平衡块的阻力损失较大等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中的平衡块,平衡块沿其旋转方向为流线型。
进一步地,平衡块的迎风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平衡块的迎风面为圆柱面,迎风面的半径为Rh。
进一步地,平衡块的背风端呈截面逐渐缩小的尖形并且背风端的内侧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背风端的外侧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背风端的内侧面为圆柱面,背风端的内侧面的半径为Ri。
进一步地,平衡块设置在转子上,转子的内径为R1,转子的外径为R2,背风端的外侧面为圆柱面,背风端的外侧面的半径为R0,其中R0=R2。
进一步地,Rh=(R2-R1)/2。
进一步地,Ri=2R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面所述的平衡块。
由于平衡块沿其旋转方向为流线型,所以减小了迎风阻力损失,减小了由此产生的压缩机的振动和噪声,进而达到了提高压缩的可靠性和能效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
图1示出了传统平衡块的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块的副平衡块的立体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块的主平衡块的立体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衡块的主平衡块的仰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可以为变频压缩机,平衡块可以为变频压缩机中的平衡块。如图2所示,压缩机的转子10的上端设有副平衡块13,副平衡块13位于转子10的环形上端面上,副平衡块13沿其旋转方向为流线型,例如为头大尾小的板状、块状等,副平衡块13的上端面为平面,该上端面不是迎风面也不是背风面。
如图3所示,压缩机的转子10的下端设有主平衡块11,主平衡块11位于转子10的环形下端面上,主平衡块11沿其旋转方向为流线型,其形状可以与副平衡块13的形状相同,也可以在满足流线型的形状的条件下,有所不同。如果主平衡块11与副平衡块13的形状相同(这里指流线型的形状,不包括厚度等),便于加工制作。
主平衡块11与副平衡块13沿其旋转方向均为流线型,所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缩机中的平衡块沿其旋转方向为流线型,减小了迎风阻力损失,减小了由此产生的压缩机的振动和噪声,进而达到了提高压缩的可靠性和能效的效果。此外,也减小了背风阻力损失,也减小了压缩机的振动和噪声。
进一步地,平衡块的迎风面为圆弧形,这样,迎风阻力小。平衡块的迎风面可以为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圆弧形。进一步地,平衡块的迎风面为圆柱面,迎风面的半径为Rh。这样,便于加工。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平衡块的背风端呈截面逐渐缩小的尖形并且背风端的内侧面为圆弧形。例如,如图2所示,副平衡块13为头圆尾尖的形状,在副平衡块13的背风端(即尾部),其径向截面逐渐缩小,副平衡块13的背风端最后收缩为一条楞或较小的端面。这样,背风端阻力损失较小。进一步地,背风端的外侧面为圆弧形。这样,背风端的外侧面上的阻力损失较小。
进一步地,背风端的内侧面为圆柱面,这样,便于制作。背风端的内侧面的半径为Ri。例如,主平衡块11的迎风面111为圆柱面,背风面113为相交楞;副平衡块13的迎风面131为圆柱面,背风面133为相交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4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降噪音功能的双电源风扇控速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程控直流电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