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农用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4729.4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永寿 |
主分类号: | A01B51/00 | 分类号: | A01B51/00;B62D7/20;B60K17/2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47501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农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用车,具体涉及一种既能用于运输又能进行田间作业的多功能农用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三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的结构原始、落后,工作性能单一,安全性能特别差。
三轮拖拉机是简单的运输车型,其安全性能非常差,不少农民死于三轮车祸。手扶拖拉机既能运输又能农耕,但由于是反方向,导致其在运输和农耕上都不尽如人意,驾驶如同耍杂技,耕田如同训牛,在进行农耕的过程中,致使有些驾驶者惨遭旋耕机的伤害,危害性很大。小四轮拖拉机是折腰转向硬传动,运输货物时,驾驶特别费劲,且不安全,在爬坡和下坡过程中,由于折腰转向的原因造成驾驶很困难,往往会酿成车祸,连接旋耕机后,重力不平衡,使得前轮变轻,方向难以控制,转弯不便。上述三种车型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同时存在使用不方便、不舒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农用车,能够用于货物运输和田间作业,安全性较高,且驾驶轻便、灵活、舒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农用车,包括机头1和车架5,机头1上设置有驾驶室8和发动机,机头1的后端设置有连接装置3,机头1与车架5可拆装,机头1上还安装有减振机构9、牵引机构、 动力后传装置和收放机构,收放机构为两套,该两套收放机构分别位于驾驶室8的两侧,每套收放机构上均连接有一个支撑轮4,发动机通过动力传动机构与主动轮2动连接,主动轮2还与转向机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农用车的机头与车厢可进行拆装,采用前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四轮制动,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同时设置有动力后传装置,使得该农用车既能运输货物,又能与多种农具配套进行相应的田间作业,实现了一车多用,拓宽了农用车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农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农用车中连接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连接装置中支撑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农用车中收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农用车中减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农用车中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向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农用车中动力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农用车动力传动机构中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农用车与农具配套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机头,2.主动轮,3.连接装置,4.支撑轮,5.车架,6.从动轮,7.车厢,8.驾驶室,9.减振机构,10.后动力传动轴,11.支撑连接机构,12.连接板,13.螺栓,14.立板,15.顶板,16.定位板,17.弯把轴,18.锁钉,19.拉锁绳,20.第一轴套,21.第二轴套,22.第一弹簧,23.第一锁槽,24.第二锁槽,25.第二弹 簧,26.弹簧套,27.减振器摆臂,28.减振弹簧,29.卡座,30.支承座,31.卡槽,32.转向臂,33.横拉杆,34.侧拉杆,35.方向机,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转向杆,39.方向盘,40.第三齿轮,41.第四齿轮,42.差速器,43.半轴,44.第一万向节,45.传动轴,46.摆臂架,47.悬挂簧,48.第二万向节,49.连接块,50.轮毂,51.销轴,52.第一传动圈,53.第二传动圈,54.第三传动圈,55.第一连接销,56.第二连接销,57.第三连接销,58.第四连接销,59.凸爪,60.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永寿,未经冯永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4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勺轮排种器放种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简耕施肥宽行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