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抽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5162.2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成涛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23104 | 代理人: | 武力生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省绥***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抽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采油行业使用的抽油机多是机械传动链式,是由电机带动减速箱经三级或四级减速后,用曲柄连杆机构拉动游梁,游梁拉动钢丝绳使其作功,由于油井都比较深,在一米以上,导致传统抽油机启动时扭矩较大,所需要的扭矩大约是正常工作的1.5倍以上,对电网稳定和电机的寿命都能产生一定的负影响,在正常抽油时负载变轻,力矩比较小,下放时电机基本处于自由下放状态,增加无功损耗,使系统效率低,耗能严重,电机平均负载率低,大马拉小车,机械传动部分能耗较大,能源浪费严重。在地质情况复杂的井地,如油质稠,含沙,结蜡较多,抽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油井的中、后期井位低油不足时,需要调节冲次,传统抽油机需要经常更换皮带轮或减速箱的配电柜等,较繁琐,危险性大,工作量大,费用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抽油机,该抽油机可对冲次、冲程无级平滑调整。液压驱动、链条柔性传动,工作平稳、调整方便,机械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液压抽油机包括液压动力站、主油缸、返程油缸、支架、摆动轮、链齿轮、链齿条、钢丝绳、抽油泵和配重块,液压动力站与主油缸及返程油缸相连接,两个支架设置在机座上,两支架通过轴承座支承传动轴,同轴设置摆动轮和驱动链齿轮,链齿轮上设置链齿条,主油缸及返程油缸一端与支承座铰接,支承座固定在支架上,两油缸的连杆端分别与链齿条的两端固接,摆动轮沿外圆周设置多个凹槽,作功和配重两根钢丝绳一端分别固定在摆动轮的凹槽内,两固定点的夹角为180°,两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绕摆动轮凹槽后与配重块和抽油泵相连接。
所述的支架为稳定考虑还设置斜拉杆,斜拉杆与支架间还设有横拉杆。由于本抽油机液压动力站采用新型永磁电动机经变频的交流电驱动油泵产生高压油后,再启动液压控制装置,所以电机启动相对平稳,电机无明显的启动电流峰值,节约电力、保护电网,与同型号的机械抽油机相比较,可以使主电机容量减少1/3,用电量可减少40%之多。采用链齿轮、链齿条传动可使该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柔性传动、机件相对寿命长、占地面积小、运行平稳,可大幅降低噪声污染,改变摆动轮尺寸及机架高度,可适应各种深度的油井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抽油机主视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压抽油机包括动力站11、主油缸5、返程油缸8、支架12、摆动轮2、链齿轮1、链齿条3、钢丝绳4、配重块6、抽油泵10,所述液压动力站由交流永磁电动机和高压油泵组成,液压动力站经高压油管与主油缸及返程油缸8相连接,两油缸下端铰接在支承座9上,支承座固定在支架上,支架12底端固定在底座7上,顶端设置轴承座并支承传动轴,该轴同轴设置摆动轮2和链齿轮1,链齿条3设置在链齿轮上,链齿条两端分别与主油缸及返程油缸的连杆相连接,摆动轮2沿外圆周设置多个凹槽,两根钢丝绳一端分别固定在摆动轮凹槽内,两固定点的夹角为180°,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与配重块6和抽油泵相连接。
为增强支架的稳定性,还可以在底座与支架间设置一斜拉杆7,并可在斜拉杆与支架间设置横拉杆。
还可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调整主油缸和返程油缸的作功角度,使其在20°-120°之间变换。
本实用新型设有左、右两个支架,其中一个为可调整设置,可绕另一支架转动,方便油井维护。
工作时,当液压动力站输出液压动力油进入主油缸和返程油缸时,在液压控制系统的作用下,主油缸和返程油缸做相反的运作,从而带动链齿条作往复运动,并带动链齿轮作往复转动,同时带动同轴设置的摆动轮作小于360°往复摆动,摆动轮外径约在2500毫米左右。摆动轮外圆周的凹槽内相对固定着两根钢丝绳,另一端的配重块和抽油泵作往复运动,完成抽油。液压动力站的控制系统可自由地、无级地改变摆动轮的摆动角度,变更抽油机的有效行程长度和单位时间内的冲次,可实现转速在100-1500转/分之间无级调整,可实现冲程1-7米、冲次0.1-16次/分范围内无级调整。
本实用新型液压抽油机更能适应油田的晚期低产井,高含水、高含沙、高含蜡的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油井开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成涛,未经杨成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5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井下抽放瓦斯钻孔时的收集装置
- 下一篇:电热蚊香片包装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