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热式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5530.3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3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德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F16K49/00;F16K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热式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是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自然温度的自来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冷热水同时供给的供水方式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现实生活目标。
现有市场上的水龙头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存在一些问题,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传统的水龙头虽然结构简单、造价低,但都不具备加热的功能,不够人性化,使用起来十分不便,这显然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也存在通过加热装置(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或太阳能热水器等)来进行热水的提供,但是通过加热装置加热的方式需要安装特定设备,且体积较大,安装和使用不方便。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冷热两用的水龙头产品,有的采用冷热水管分开进行控制,其工作原理就是当需热水时,热水管进行加热提供热水;当需冷水时,冷水管打开提供冷水。这种方式体积较大,安装和维护麻烦。还有的是冷热水同管,一般使用压力开关或是水流开关进行对热水的控制,但是压力开关或是水流开关都是连接在机芯上,并非一体设计,导致体积较大,水流通道较长,热量散失较严重;而且是用继电器来对热水温度进行控制,使得不能精确的调节水温,在调节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火花,对发热体的寿命产生影响;而且没有显示出水温度和调节温度的功能,导致不能准确的控制,使得人们使用较为不方便,不够人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热式热水器。本实用新型不仅体积较小,可节约空间,缩短水流通道,减小热量损失,而且可显示出水温度和调节温度,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即热式热水器,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上端的手柄,壳体的侧壁设有出水口,壳体内套装有机芯和阀芯,手柄、阀芯和机芯依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包括安装阀芯的阀芯座、设有发热体的储水加热腔和出水孔,储水加热腔和出水孔经阀芯座连通,阀芯座上设有与发热体连接的水流开关,机芯外壁上设有连接发热体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有设在壳体外壁上的显示器。
前述的即热式热水器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显示器连接的处理器、与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漏电保护模块和连接发热体的温度调节装置。
前述的即热式热水器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处理器的可控硅和设在壳体上且连接可控硅的温度调节旋钮。
前述的即热式热水器中,所述壳体外设有连接漏电保护模块的电源插头,电源插头经接线柱与控制装置连接。
前述的即热式热水器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机芯的出水孔处。
前述的即热式热水器中,所述机芯的出水孔经出水接口连接有出水筒,出水筒与出水口相连接。
前述的即热式热水器中,所述发热体包括设置在储水加热腔内的发热片座和设在发热片座上的发热件。
前述的即热式热水器中,所述发热件,是经电子封灌胶固定在发热片座上的发热件。
前述的即热式热水器中,所述发热片座经螺纹连接设置在储水加热腔内。
前述的即热式热水器中,所述发热件,是氮化硅发热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冷热水同管,减小了体积,安装和维护变得方便;水流开关与机芯整体的设计,缩短了水流通道,减小了热量的损耗,还能节约空间,使产品小型化;可控硅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不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火花,使用安全,提高控制的稳定性,而且能很好的保护发热体,延长发热体的使用寿命,还能精确的控制水温,实现无级调控;可控硅设置在储水加热腔的外壁上,能进行有效的冷却,避免产生高温而烧坏元件;通过出水接口连接出水筒进行出水,不会漏水,可保证密封性;使用电子封灌胶做为密封电热元件可以确保密封性能良好;发热片座用螺纹连接可以增加组装方便性;壳体上设置带有显示器的控制装置来控制水温和显示出水温度以及调节温度,可方便使用,更具有人性化;在控制装置上设有漏电保护模块,可缩小产品的整体体积,使用更加安全、放心。本实用新型不仅体积较小,可节约空间,缩短水流通道,减小热量损失,而且可显示出水温度和调节温度,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机芯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机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7是发热体的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德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德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55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