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床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5789.8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1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崔宽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9/12 | 分类号: | A47C19/12;A47C20/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床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架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折叠床架。
背景技术
现有家庭使用的床通常为固定结构的,其体积较大又笨重,占去大量的场地,而且移动、运输较不方便;对于一些需要临时睡觉的场所如办公室,人们大都备用作为办公人员午间或值班休息以及家居备用的普通折叠床例如钢丝床、尼龙床,折叠起来也能减少所占的空间。但是,这些普通折叠床只可简单的展开和收折,而每有更多体态变化,功能不够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种使用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折叠床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床架,其包括前床架、中床架、后床架、前支脚、第一中支脚、第二中支脚、后支脚;该前床架的内侧和后床架的内侧分别可摆动的连接在中床架的两端;前支脚的上部铰接在前床架的内侧,第一中支脚、第二中支脚的上部分别铰接在中床架的两端,后支脚的上部铰接在后床架的外侧;前床架的内侧通过角度限位件连接在中床架的一端。
所述的角度限位件由定位杆、限位盘和铰接头组成;该限位盘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中床架一端的两侧上,在限位盘上开设有半环形通槽,在半环形通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槽和铰接孔;该铰接头有两个,分别安装前床架的内端的两侧边,铰接头开设有纵向通槽,该铰接头的纵向通槽可让定位杆穿过;该定位杆安装在中床架的一端,其两个沉头端伸出中床架的两侧边,定位杆可依序穿过铰接头上的纵向通槽和限位盘上的半环形通槽,且定位杆沉头可卡接在限位盘半环形通槽的内侧壁上的卡槽内。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前床架的内侧通过一个角度限位件连接在中床架上,通过角度限位件上限位盘与定位杆的配合,角度限位件可实现可多段定位,前床架可相对中床架处于不同的角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靠背、躺卧等不同的使用状态,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完全展开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折动作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折状态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床架,它包括前床架1、中床架2、后床架3、前支脚4、第一中支脚5、第二中支脚6、后支脚7、角度限位件8。
所述的前床架1的内侧和后床架3的内侧分别可摆动的连接在中床架2的两端;前支脚4的上部铰接在前床架1的内侧,第一中支脚5、第二中支脚6的上部分别铰接在中床架2的两端,后支脚7的上部铰接在后床架3的外侧;所述的前床架1的内侧通过两个角度限位件8连接在中床架2的一端。
如图5所示,所述的角度限位件8由定位杆81、限位盘82和铰接头83组成。
所述的限位盘82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中床架2一端的两侧上,在限位盘82上开设有半环形通槽821,在半环形通槽8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二个卡槽822和铰接孔823;所述的铰接头83有两个,分别安装前床架1的内端的两侧边,铰接头83开设有纵向通槽831,该铰接头83的纵向通槽可让定位杆81穿过;所述的定位杆81安装在中床架2的一端,其两个沉头811端伸出中床架2的两侧边,定位杆81可依序穿过铰接头83上的纵向通槽831和限位盘82上的半环形通槽821,且定位杆81沉头811可卡接在限位盘82半环形通槽821的内侧壁上的卡槽822内,当定位杆81卡在限位盘82半环形通槽821的内侧壁上的卡槽822内时,前床架1相对中床架2处于倾斜状态,如无卡接则处于完全展开状态(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收折过程:如图3所示,将前床架1顺时针旋转90度与中床架2贴合,后床架3逆时针旋转90度与前床架1贴合,再将前支脚4、第一中支脚5、第二中支脚6、后支脚7分别围绕其铰接点分别向前床架1、中床架2、后床架3摆动形成如图4所示的折叠状。
本实用新型关键在于:在前床架1与中床架2之间设置角度限位件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角度限位件上的卡槽数可具需要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革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5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抱婴袋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手动复位的电动升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