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6005.3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楚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楚鑫 |
主分类号: | E03F5/042 | 分类号: | E03F5/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64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构件,尤其是一种下水道与地面漏孔连接的带改良结构的地漏。
背景技术
已有的地漏主要有两类型,一种是采用简单结构,即在下水道与地面漏孔连接处设置一隔网,该结构仅具有漏水功能,但存在不能防溢、防臭、防蚊虫等缺陷;另一种是带有改良结构,如中国专利局公开的公告号为CN2505523Y的地漏,该地漏在下水道与地面漏孔连接的管体内套接一漏斗,漏斗出水口固接一可盛水的容器,利用该盛水容器起到封闭漏斗出口的作用,采用该改良结构,能实现隔气、防虫等功能,但仍存在如下缺陷:1、当天气较干燥,盛水容器中的水干涸时,无法起到隔气,即无法防臭;2、当下水道浸水,容易出现溢水,即不具备防溢功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地漏无法防溢以及防臭功能不完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一步改良的地漏,该地漏不仅具有防溢,而且具备完善的防臭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该地漏包括一设置在下水道与地面连接漏孔处的漏斗,漏斗上端设置一隔网,下端固接一盛水容器,漏斗的出水口位于盛水容器内部,盛水容器上端设有出水口,盛水容器的出水口与盛水容器底部的距离大于漏斗出水口与盛水容器底部的距离,特别地,盛水容器出水口处设有单向出水阀,该出水阀是通过在盛水容器出水口上设置一密度稍大于水的盖板实现的,也可以通过在盛水容器出水口上设置一侧设有弹簧的盖板实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特征在于在盛水容器出水口处设置一单向出水阀,采用该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完善的防臭功能。地面的污水经漏斗上端的隔网,下端的出水口流进盛水容器,再通过盛水容器上端的出水口流进下水道,当盛水容器盛满水时,容器中的水,单向出水阀即盛水容器出水口处的盖板能有效发阻隔下水道中的臭气,具有双重防臭功能;而当天气干燥,或者地漏长时间不使用,盛水容器中的水干涸时,单向出水阀即盛水容器出水口处的盖板同样能起到阻隔下水道中的臭气的作用,防臭功能完善。
2、具有防溢功能。当下水道中的水倒灌时,由于盛水容器出水口处的单向出水阀的阻挡作用,下水道中的水无法进入漏斗,也即无法倒灌进入室内,起到防止下水道污水倒溢作用。
3、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仅仅在盛水容器出水口处设置一单向出水阀,就能具备防臭、防溢功能,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即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设置在下水道与地面连接漏孔处的漏斗3,漏斗3上端设置一隔网7,下端通过螺纹固接一盛水容器6,漏斗3的出水口位于盛水容器6内部,盛水容器6上端设有出水口5,盛水容器的出水口5与盛水容器底部的距离大于漏斗出水口与盛水容器底部的距离,盛水容器出水口处设有单向出水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单向出水阀是通过在盛水容器出水口上设置一密度稍大于水的盖板4实现的,当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单向出水阀也可以通过在盛水容器出水口上设置一侧设有弹簧的盖板实现。
安装时,在下水道1与地面漏孔连接处放置一密封胶圈2,再将本实用新型安置在密封胶圈2上,即能实现排污、防臭、防溢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楚鑫,未经黄楚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6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面板的画面调整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吸推二次动力多级线圈电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