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插头、插座、插线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6027.X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民;夏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固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25/00;H01R13/18;H01R13/40;H01R13/46;H01R13/53;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连接 装置 插头 插座 线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电连接装置,以及插头、插座、插线板。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较为传统的电连接方式以及电连接装置均是采用直插式连接,这种传统的连接方式实现和使用均非常简便,其结构是通过电极的金属触点自身的弹性和导电性来完成电连接,用户通过手持插头垂直插入插座的电极孔中,使得插头的金属触点接触到插座的金属触点,并被插座的金属触点所夹紧,以此完成电连接。
当用户需要断开电连接时,需要手持插头将插头的金属触点从电极孔中垂直拔出,此时插头的金属触点会克服插座的金属触点的夹紧力,从插座的金属触点脱离连接。由于电极孔通常要略宽于插头电极的厚度,这样使得用户在插入时如果插入角度不是垂直于插座,则可能造成不同的电极完成电连接的时刻不同,从而形成电极间拉弧的情况,而高温的电弧还可能造成电连接装置的部件失效或熔化,从而造成火灾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传统的直插式电连接方式虽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由于应用的场合通常是小功率电器的电源供应,因此为人们广泛使用了很多年。发明人注意到随着日益增多的大功率电器(例如空调等)进入到人们的办公场所和家庭,目前大功率电器如果继续采用现有的直插式电连接方式,该方式的安全隐患以及电连接的可靠性等将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发明人还发现传统的直插式电连接装置中的电极之间距离较近,在应用在较大功率的电器或者工业场合中,由于功率较大,电极之间瞬间放电容易出现电弧,导致短路,造成设备损坏,高温的电弧还会造成电连接装置的部件失效或熔化,甚至引起火灾。
基于发明人发现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插线板,能够改善直插式电连接方式的电连接可靠性问题,尽量消除安全隐患,并能够使电极间达到安全距离,避免电极之间的短路带来的部件失效或火灾的危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包括:
插头,具有插头本体,在插头的底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金属触点;
插座,具有底座,在底座内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金属触点,所述底座还设有引导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从插入位置以切线方向旋至所述第二金属触点完成电连接的旋转引导机构;
所述插座的底座内还设有绝缘结构,所述绝缘结构包括隔离各个第二金属触点的绝缘隔板和覆盖在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之上的绝缘盖,通过所述绝缘盖和绝缘隔板将各个第二金属触点之间分割为封闭的独立电极仓。
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传统的直插式电连接装置,由于采用了先无电插入,再旋转接通的电连接方式,基于旋转引导机构可以使金属触点能够更稳定的接触,并且尽量排除了由于用户的操作可能造成的不同的电极完成电连接的时刻不同而产生的电弧,在确保了一定的制造精度的情况下,借助旋转引导机构进行旋转接电可以尽量保证电极同时完成电连接,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电弧的产生,消除火灾隐患,并且对于小功率或者大功率的电器均可以适用。
通过绝缘隔板和绝缘盖可以增加各第二金属触点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其达到安全距离,避免电极之间瞬间放电引起的短路,提高电连接装置的安全系数,而且在接通和断开电连接时,即使产生了电弧,也会被挡在绝缘盖内,无法跃出插入孔,从而消除了用户触电的危险。
优选的,在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之间设有顶紧弹簧。由于金属触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弹性下降或者变形,但顶紧弹簧由于其采用的材料和螺旋结构导致其失效时间比金属触点要慢得多,因此可以使金属触点在顶紧弹簧的压力下继续保持足够的夹紧力,保证电极之间的接触率和电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插座的底座内还设有防护门组件,所述防护门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底座可转动的动片,所述动片具有垂直贯通的容纳部分,所述容纳部分内设有遮挡部分,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动片的容纳部分被所述遮挡部分所遮挡,在工作状态,所述动片的容纳部分不被所述遮挡部分所遮挡。通过防护门组件可以使旋转式电连接装置在非工作状态时,用户无法直接触碰到电连接插座内的金属触点,即使用户用细长的导电物体穿过动片的遮挡部分,由于其插入位置距离电连接插座内的电源电极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仍是不能够直接的接触到插座内的电源电极,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触电危险。另外,防护门组件还可以很好的进行电连接插座内的金属触点的防尘和避免异物掉入插座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固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固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6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