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化铁道高可靠性隔离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7343.9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旭璋 |
主分类号: | H01H31/00 | 分类号: | H01H31/00;H01H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化 铁道 可靠性 隔离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化铁道高可靠性隔离开关,是一种铁路高压电气隔离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作有电压无负载时断开与闭合电路之用,在开闸时必须是有电压无负荷电流,允许少量的感性或容性电流。结构上它由三部分组成:导电部分、绝缘部分、底座与联动和操作部分,现阶段铁道电气化用GW4型或GW5型隔离开关不管用在接触网还是变电站都是比较落后的,一般产品的回路电阻的温升都处于国家标准的临界状态,GB11032、(GB763)都要求温升不应大于65K(75K)。为此设计院在选型上不得不选用大一个电流等级以确保安全,特别是高速电铁飞跃发展这就更要求隔离开关回路电阻小、温升低、转动灵活、安全可靠。
针对这种现实情况我公司从2009年开始研发一种GW□-27.5/630、1250、1600、2000、3150A新型隔离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性高、转动力矩小、回路电阻小、温升低的电气化铁道高可靠性隔离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化铁道高可靠性隔离开关,包括导电装置、绝缘装置和底座,绝缘装置安装在导电装置的下端,底座安装在绝缘装置的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装置包括接线端子和接触装置;接线端子包括端子台、主体、回旋软管、导电板和轴承座;端子台与主体连接;主体安装在轴承座上;回旋软管的一端与主体连接,另一端与导电板连接;导电板的一端固定在接线端子外壳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块导电板上;接触装置包括触指和触头;触指的外侧设置有弹簧,触指与导电板固定;所述的绝缘装置包括支柱绝缘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板与主体、导电板和触指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座为双轴承底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回路电阻小,可靠性高,转动力小,温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接线端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接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接触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电装置,2绝缘装置,3底座,4接线端子,5接触装置,6端子台,7主体,8回旋软管,9导电板,10轴承座,11螺栓,12触指,13触头,14弹簧,15绝缘子、16接线端子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5,本实施例主要由导电装置1、绝缘装置2和底座3组成,其中绝缘装置2安装在导电装置1的下端,底座3为双轴承底座,安装在绝缘装置2的下端。导电装置1包括接线端子4和接触装置5;接线端子4包括端子台6、主体7、回旋软管8、导电板9和轴承座10;端子台6与主体7连接;主体7安装在轴承座10上;回旋软管8的一端与主体7连接,另一端与导电板9连接;导电板9的一端通过螺栓11固定在主体7上,另一端通过螺栓11固定在轴承座10上;接触装置5包括触指12和触头13;触头13安装在触指12上,触指12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4,触指12与导电板9通过螺栓11固定;绝缘装置2由绝缘子15组成。
本实施例中,触指12由螺栓11固定于导电板9上使其充分接触,从而有较低的回路电阻;接触装置5的接触压力由布置于外侧的弹簧14提供,由于其压缩量为固定值,因此可为触指12提供恒定的接触压力;弹簧14的安装结构特点决定了弹簧14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发热变形。
本实施例中,只有两处弹簧14采用了可移动的接触方式,其余部位均采用螺栓11固定,接触电阻值低,保证了产品的通流性能。
本实施例中,将内置式弹性结构改为外压式弹性结构,使得电流不经过弹性体,避免了弹性体在强电流下温升和疲劳,提高了开关的使用寿命。这样可以延长弹簧14使用寿命同时又能降低温度和涡流损失,保证了隔离开关的运行寿命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回旋软管8的材料为铜,多层回旋的结构大大降低了导电部分的温升,实现了开关端子的柔性连接,导电性能优良,与传统端子相比,温升从75K降低到25K,显著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开关支柱绝缘子转动采用双支点转动支撑结构,替代了原来单支点回转结构,操作力仅为100N.m,使分、合闸更加稳定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旭璋,未经胡旭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7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