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轧精轧机组的出口下导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8319.7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娄永忠;葛申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6 | 分类号: | B21B3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轧机 出口 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轧精轧机组的出口下导板。
背景技术
热轧精轧机组的出口下导板是轧机控制板型的关键设备之一,该出口下导板是一长矩形板,矩形板两侧分别开有多个通孔并通过螺栓固定于轧机框架上;出口下导板长期处于腐蚀和高负荷工况下工作,运行一段时间后出口下导板表面磨损,形成凹槽,将不能保证正常的轧制需要,导致轧制钢板变形;因此在轧机定检时需对出口下导板实施更换,由于出口下导板整体面积和重量较大,更换时需整体吊出轧机框架实施出口下导板的更换作业,而出口下导板所在的轧机空间开档狭小,周围环境复杂,油管、水管密布,所以出口下导板更换工期长、人工多、成本高,同时也给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安全隐患,影响了轧机的定检效率和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轧精轧机组的出口下导板,本出口下导板拆装方便,避免了轧机框架的整体吊装,提高了出口下导板的更换效率,避免了出口下导板更换作业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更换成本,保证了轧机的正常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热轧精轧机组的出口下导板包括并排设置的三块矩形板,所述中间矩形板底面两侧分别设有凸板,所述两侧矩形板相向侧底面分别设有凹口,所述中间矩形板两侧的凸板分别位于所述两侧矩形板的凹口内并凸板与凹口的形状匹配,所述三块矩形板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两侧矩形板的边缘分别开有安装通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热轧精轧机组的出口下导板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采用三块矩形板并排设置,中间矩形板底面两侧分别设有凸板,两侧矩形板相向侧底面分别设有凹口,中间矩形板两侧的凸板分别位于两侧矩形板的凹口内并凸板与凹口的形状匹配,三块矩形板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两侧矩形板的边缘分别开有安装通孔。本出口下导板拆装方便,避免了轧机框架的整体吊装,提高了出口下导板的更换效率,避免了出口下导板更换作业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更换成本,保证了轧机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轧精轧机组的出口下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热轧精轧机组的出口下导板包括并排设置的三块矩形板1、2和3,所述中间矩形板1底面两侧分别设有凸板11、12,所述两侧矩形板2、3相向侧底面分别设有凹口21、31,所述中间矩形板1两侧的凸板11、12分别位于所述两侧矩形板2、3的凹口21、31内并凸板11、12与凹口21、31的形状匹配,所述三块矩形板1、2和3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两侧矩形板2、3的边缘分别开有安装通孔22、32。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一整块出口下导板设计改造成三块矩形板,两边两块矩形板利用凹凸相模的原理与中间矩形板连接。安装时通过螺栓穿入两边两块矩形板边缘的安装通孔后将组装好的三块矩形板固定于轧机框架上。经计算和实际使用,出口下导板不会因为被拆分而导致固定性差或失效,完全符合轧机工作的需要。此后在出口下导板更换作业时,拆卸两边两块矩形板的固定螺栓,即可将整块出口下导板分解为三块矩形板,极大方便了出口下导板的更换作业,无需再吊装整个轧机框架,减少了更换作业的工作量,提高了安全性,保证了轧机的正常运行,为用户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8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跑步机鞋
- 下一篇:一种可自由拆装两用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