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防止有害气体的实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9742.9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9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防止 有害 气体 实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当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时,自动红外遥控开启相应的通风设备防止有害气体伤害人体的实现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和设备的老化,往往会造成此类气体的泄露,通常会使人中毒,并能引起火灾,严重威胁生命财产的安全,尤其是在深夜人们熟睡中发生泄露时,不易被及时发现,往往更容易发生事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将气敏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手机中的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可以有效的降低有害气体对人们的危害。
然而,现有的这一类手机在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时,都是通过声光报警的方式提醒用户,然后由用户自身开启相应的通风设备,并关闭泄露源,从而保护了用户的安全。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气体泄漏是发生在人们的熟睡过程中,当发出声光报警时,用户已经受到了有害气体的轻微伤害并处于昏迷状态,无法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防止有害气体伤害的实现装置,当用户所处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时,自动红外遥控开启相应的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通风设备,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机防止有害气体的实现装置,主要包括:基带芯片、气敏传感器、红外遥控模块,所述的气敏传感器与手机基带芯片连接,用于检测手机所处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手机基带芯片用于采样并处理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信息,判断其是否危害人体健康,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发送红外控制指令到红外遥控模块;红外遥控模块接收红外控制指令并开启相应的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通风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手机内部集成气敏传感器,实时检测手机所处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变化,当其浓度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时,自动红外遥控开启相应的通风设备,从而达到了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
工作原理:
1、气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会随着有害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两者之间成线性关系。
2、手机开启一个10ms的定时器,每隔10ms通过ADC采样一次气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
3、手机通过采样数值计算出有害气体的浓度值,判断其是否超过了危害人体健康的阈值,并进一步判断是否发送红外控制指令到红外遥控模块。
4、红外遥控模块接收红外控制指令,并红外遥控开启相应的具有红外遥控功能的通风设备。
由于现在手机功能上的差别越来越小,用户选择手机往往更注重于其实用性。特别是那些能够保护用户居住安全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有害气体伤害的软件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基带芯片
2-气敏传感器
3-红外遥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
如图1所示,由手机模块、红外遥控模块3和气敏传感器2组成,手机模块中包括射频、LCD、摄像头、触摸屏和电源管理等模块;红外遥控模块3用于接收红外控制指令并将其调制后发射出去;气敏传感器3与手机基带芯片1通过ADC相连接,以实现手机基带芯片1对气敏传感器2的实时采样功能。硬件和软件资源消耗的都很少,不会过多增加原有手机系统的负担。
如图2所示,当防止有害气体伤害的功能开启时,按照如下步骤:
步骤S200:开始。
步骤S201:校准气敏传感器2的输出电压值。
步骤S202:设置10ms定时器,并开启定时器中断。
步骤S203:定时器中断是否触发,如果中断触发转步骤S204;否则转步骤S203。
步骤S204:通过ADC采样气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
步骤S205:根据ADC采样值计算出有害气体的浓度值。
步骤S206:判断有害气体的浓度是否超过了危害人体健康的阈值,
如果超过阈值转步骤S207,否则转步骤S202。
步骤S207:发送红外控制指令到红外遥控模块。
步骤S208:红外遥控模块红外遥控开启通风设备。
步骤S209: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龙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9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热水箱的水位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自动直管法兰焊接机的纵向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