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平板玻璃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0410.2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宏;张剑锋;陈建;沈辉;顾玲;王明友;季伟;张华;薛学彪;任海良;赵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23/24 | 分类号: | C03B23/24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平板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平板玻璃,尤其是涉及真空平板玻璃的吸气剂放置室的结构及侧边封结口位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真空平板玻璃在建筑物的门窗、温室等方面广泛使用。真空平板玻璃主要由真空玻璃上板、真空玻璃下板、支撑柱、吸气剂、封接焊料组成。现有的真空平板玻璃主要由真空玻璃下板、封接焊料、真空玻璃上板、支撑柱、封接焊料、吸气剂保护帽、吸气剂、真空腔等构成。吸气剂放置方法是将圆片状的吸气剂放置在金属保护帽内,如图1所示。该结构的缺陷是吸气剂保护帽需凸出玻璃板平面,这是因为真空平板玻璃的真空腔高度比吸气剂厚度小得多,一般为1/20~1/10。这就需要采用吸气剂保护帽结构,将吸气剂放在保护帽的空腔内。很显然,保护帽凸在玻璃板平面上给运输、安装等环节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时常产生碰坏吸气剂保护帽而使真空玻璃失效的事情。此外,该保护帽与真空玻璃板之间的封接焊料也容易造成焊接失效,影响真空平板玻璃的真空密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真空平板玻璃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表面无凸起的密封性好的,有利于运输的,外表美观的真空平板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真空平板玻璃的改进实现的,真空平板玻璃,包括真空玻璃上板、真空玻璃下板、支撑柱、吸气剂、封接焊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真空玻璃上板与真空玻璃下板之间设有吸气剂放置室,吸气剂放置在吸气剂放置室内。
所述的吸气剂放置室内设有隔热碗。
所述的所述的吸气剂放置在吸气剂放置室内的隔热碗内。
所述的吸气剂放置室对应的真空玻璃上板或真空玻璃下板上设有凹坑。
所述的吸气剂放置室对应的真空玻璃上板和真空玻璃下板上均设有凹坑。
所述的封接焊料的最终封结口位于真空平板玻璃的边缘,封结口面法线指向真空平板玻璃外且与真空平板玻璃的板面平行。
所述的吸气剂为圆柱形。
所述的隔热碗为玻璃隔热碗。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真空平板玻璃表面无凸起,外形美观,方便运输和存放,避免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因碰击凸起而损伤或损坏真空平板玻璃。本实用新型将真空平板玻璃的上下板各加工一个凹坑(或只在上板或下板上挖一个凹坑)构成吸气剂放置室,在凹坑内放置一隔热碗,碗内放置圆柱形吸气剂,隔热碗是为了防止高温激活吸气剂时其热量直接传给真空平板玻璃的上下板上,保护玻璃上下板不受热冲击。有时,吸气剂比凹坑尺寸小得多时也可不用隔热碗。本真空平板玻璃的封头是采用侧边封头结构,即在侧边实施最终封接,保证侧边封接焊料牢固,密封性可靠,特别是最终封结口的口面法线指向真空平板玻璃外且与真空平板玻璃的板面平行,保证封结口面平滑,不留明显封结痕迹,进一步提高真空平板玻璃整体质量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真空平板玻璃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真空玻璃下板、2封接焊料、3真空玻璃上板、4支撑柱、5封接焊料、6吸气剂保护帽、7吸气剂、8真空腔。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有隔热碗的真空平板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设隔热碗的真空平板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平板玻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4中:1真空玻璃下板、2封接焊料、3真空玻璃上板、4支撑柱、5隔热碗、6吸气剂、7最终封接口、8吸气剂放置室、9真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在真空玻璃上板3的内侧面上设置凹坑,在真空玻璃下板1的内侧面上与真空玻璃上板3的内侧面上设置凹坑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凹坑,真空玻璃上板3的内侧面与真空玻璃下板1的内侧面相对复合,真空玻璃上板3上的凹坑与真空玻璃下板1上的凹坑对应构成吸气剂放置室8,吸气剂放置室8内放置吸气剂6,吸气剂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真空玻璃上板3与真空玻璃下板1之间设置支撑柱4,四周边设置封接焊料2。封接焊料的最终封结口7位于真空平板玻璃的侧边缘,最终封结口面法线指向真空平板玻璃外且与真空平板玻璃的板面平行。也可以仅在真空玻璃下板1的内侧面上或真空玻璃上板3的内侧面上设置凹坑构成吸气剂放置室8。
实施例二,在真空玻璃上板3的内侧面上设置凹坑,在真空玻璃下板1的内侧面上与真空玻璃上板3的内侧面上设置凹坑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凹坑,真空玻璃上板3的内侧面与真空玻璃下板1的内侧面相对复合,真空玻璃上板3上的凹坑与真空玻璃下板1上的凹坑对应构成吸气剂放置室8,吸气剂放置室8内设置隔热碗5,隔热碗材料为玻璃或其它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隔热碗5内放置吸气剂6,吸气剂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真空玻璃上板3与真空玻璃下板1之间设置支撑柱4,四周边设置封接焊料2。封接焊料的最终封结口7位于真空平板玻璃的侧边缘,最终封结口面法线指向真空平板玻璃外且与真空平板玻璃的板面平行。也可以仅在真空玻璃下板1的内侧面上或真空玻璃上板3的内侧面上设置凹坑构成吸气剂放置室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0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炼钢氧枪升降机构
- 下一篇:一种纳米金属汽车灯罩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