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温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0590.4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志东;董宁;胡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5/22 | 分类号: | G01K5/22;G01K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张雄哲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温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测量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测量人体体表温度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体表体温探头主要应用于监护或手术中的连续性体温检测,其主要由导热的金属盘,温度传感器、连接导线以及封装探头的环氧树脂组成。
当体表体温探头在手臂颈部等平坦部位使用时,如图1,探头金属面紧密贴附于体表组织,背部一般会覆盖些纱布之类隔热材料,然后用胶带固定。由于隔热材料具有极低的导热性,所以可以认为为绝热体。这种使用模式中热量由体表组织传导至探头金属盘,并由深层组织同体表组织补充热量以重新热平衡。图中的箭头指示表示热流传递的路线,可以看出首先受热的是金属盘,然后由金属盘向环氧树脂传热,最后加热其中的温度传感器。
当体表体温探头在腋窝等狭小部位使用时,如图2所示,此时探头被体表组织双面包绕,可认定其双面受到组织传热,图中的箭头指示表示热流传递的路线,两边的体表组织再同深层组织热平衡。这样正面的金属盘和背部的环氧树脂同时受热,由于金属较薄,热容较低,故被加热后的金属盘继续加热导热差的环氧树脂,最终使温度传感器受热。
在两种使用环境中,影响温度传感器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人体表层组织导热降温后,与深层组织重新热平衡的速度。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为液态水,但大都被分割限制住,流动性很差,由于水为比热容很大,且导热性不佳,故组织内导热比较慢。这对体温探头的响应速度构成了主要影响,决定其程度的关键是平衡所需的热量,通常这一点的主导因素为探头的热容量。另一点为探头内本身受热后,整体达到热平衡的速度。其中金属有极高的导热率(为几十的数量级),即金属内热流非常迅速,基本可以视金属盘为等温体。而环氧树脂的导热率较低(1左右),而且现有探头中用量较多,偏厚,使得热流均比较缓慢,这直接导致现有探头整体热平衡缓慢。就是这两点严重影响了体表体温探头的响应速度。据临床实验,探头一般需要5分钟甚至数十分钟才能达到热平衡。
当前,有多项针对提升体温测量装置响应速度的专利,如专利CN02150330.3使用后端绝热的子弹头探头,并将细导线粘附在金属壁上。以及专利CN200420088054.X使用绝热的发泡材料填充探头。但这些专利只是涉及适用于点测的电子体温计,并未涉及适用于连续性测量的体表体温探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体温探头高热容、低导热等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低热容、高导热、响应快速的体表体温测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温探测装置,包括探头本体,所述探头本体为一中空腔体,该中空腔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探头本体内侧粘合成一体后,温度传感器与探头本体内侧绝缘。
探头本体由两金属盘组合而成,在其中一金属盘上覆设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将金属盘与温度传感器粘合。
探头本体可由上下两金属盘安装成,其中下金属盘与温度传感器之间设置导热粘合剂,下金属盘经导热粘合剂与温度传感器粘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热粘合剂为绝缘的导热粘合剂。
探头本体上设置有一通孔,导连线穿过探头本体上的通孔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上下金属盘利用卡扣安装,并在上下金属盘结合处设置胶粘,使得安装固定后探头本体为一腔体。
上下金属盘可采用焊接固定后,使得安装固定后探头本体为一腔体。
在通孔与导连线之间填充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热粘合剂均为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体温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金属探头本体设置成一中空的腔体,并将与导连线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插入该腔体内,再利用类似环氧树脂的导热粘合剂将温度传感器粘合在腔体的内壁,体温探测装置制作完毕。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的金属盘涂覆大量环氧树脂封装的探头相比,探头采用中空薄壁结构,在不改变传统体温探头形状和体积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材料使用,使得探头的热容量大大降低,使人体表层与深层组织的重新热平衡所需时间大大降低。另外探头所用材料中金属占绝大比例,基于金属的特性,使得金属壳体可以认为等温体,其能敏感的伴随表层组织的温度变化。再采用导热性较好的环氧树脂使温度传感器与金属壳体粘合,金属壳体到传感器的热阻大大降低,使探头可以非常迅速实现热平衡,大大加快了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探头在体表测量的热流示意图;
图2为现有探头在腋窝测量的热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探头的外观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探头沿A-A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05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桨敞水动力仪测力装置
- 下一篇:料场自助过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