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全回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1049.5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静璇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2;C02F1/78;C02F1/76;C02F1/44;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废水 深度 处理 全回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全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废水处理普遍采用A/O生物脱氮处理技术,处理后污水水质指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部分回用于湿法熄焦、除尘、煤气水封等浊循环水系统作补充水。而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普遍采用砂滤、生物滤池、混凝处理等手段,尽管出水COD控制在100mg/L左右,悬浮物含量在30mg/L左右,但不能满足生产净水用水水质要求;有的采用活性炭过滤,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和悬浮物,使COD降到60mg/L以下,悬浮物含量在5mg/L以下,但对溶解性的固体含盐量几乎没有处理效果,因此该技术没有推广价值。为了去除溶解性固体必需采用反渗透膜进行分离,而分离后的浓缩液因COD和盐份高无法排放,唯一去处为喷洒到煤场或作为湿法熄焦的补充水,但煤场的用水有限,许多焦化厂已改为干法熄焦,所以需要一个焦化废水处理回用并达到零排放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废水中COD和悬浮物等各类污染物含量,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用,使系统实现零排放。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全回用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由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氧化处理系统及反渗透膜处理系统和浓水蒸发结晶系统;
经过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的出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连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氧化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氧化处理系统的出水口将出水经反渗透给水泵和高压泵串联加压后与所述反渗透膜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浓水蒸发结晶系统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出口与回用水箱连接。
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属于中空纤维超滤膜,浸没式结构。
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除油池、浮选池和调节池;生化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回流沉淀池。
所述的反渗透膜过滤采用两套系统,所述两套系统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套反渗透系统工作压力2~3.5MPa,过滤精度0.001μm;第一套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进入第二套反渗透系统,系统工作压力3.5~4.0Mpa。最终浓缩液占整个处理水量的10%以下;所述第二套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水质为:CODcr≤450mg/L、含盐量≤40000mg/L。
厌氧池有关参数:水力停留时间8~12h,P为1mg/L,水温为30℃。
缺氧池有关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6~20h,污水回流比2~3倍,P为1mg/L,水温25~30℃,PH值7~8。
好氧池有关参数:水力停留时间32~36h,污泥回流比2~3倍,出水含磷量0.5~1mg/L,水温25~30℃,PH7~8,溶解氧2~4mg/L。
预处理系统采用气浮方法去除废水中的重油和乳化油,调节各种焦化废水水量及水质的不均匀性,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适宜的条件。其主要处理设施包括除油池、浮选池、调节池等。
生化处理主要目的是活性污泥的生物化学反应来降解焦化废水中的有毒害物质,降低废水中的COD等污染物含量。生化处理的主要设施有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回流沉淀池、鼓风机、加药设备等。
焦化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进入膜法的深度处理工序,其中包括MBR(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氧化工序及反渗透膜组件。生化工艺的好氧池混合液进入MBR,MBR产水作为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即深度处理工艺的原料水,本技术的MBR是作为深度处理的预处理手段;MBR属于中空纤维超滤膜,浸没式结构,其高效截留作用,可以有效截留各类菌种,使其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使生化反应得以顺利进行,有效去除相应的污染物,避免污泥的流失。氧化工序可以采用臭氧、双氧水、氯气或次氯酸钠,氧化是对水中的有机物起强烈的氧化降解作用,降低废水中的COD,还对脱色有一定的效果。氧化的作用就是保护反渗透膜组件,使其尽可能地降低膜表面的污染程度,提高膜的工作周期和产水率。其中臭氧和双氧水因其反应效果好而残药的时效短、比较不会损害下游的反渗透膜(Reveser Osmosis,简称RO)为优选。采用其它氧化剂时,需要在RO前加入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进行中和,以保护RO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静璇,未经吴静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1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阴极灯管全自动弯管机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