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剥线机的自动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1506.0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1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学敏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梧邨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剥线机 折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自动剥线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动剥线机的自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早期在将电线进行连接时,其长度截取和线头的剥开基本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即其先将电线切断,再用剥线钳将电线的线头线尾剥开,故其通常具有接线操作不便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开发出了一种自动剥线机,其包括送线机构、刀架总成以及控制机构,该送线机构和刀架总成均与控制机构相连;该送线机构将电线输送至刀架总成中,该刀架总成则对电线进行剥线和切断操作,该控制机构还包括操作面板,从而通过操作面板来调整电线长度和线头线尾需要剥开的长度等实际参数。
但是,随着电线应用场合的扩大,目前有不少场合需要电线呈现为折弯状态,故通过现有自动剥线机剥皮后的电线往往还需要通过手工作业的方式对电线进行折弯处理,从而具有速度慢和效率低的缺陷,同时也不符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自动剥线机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剥线机的自动折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剥线机无法完成自动弯线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动剥线机的自动折弯装置,其中,安装在自动剥线机上,包括依次设置在刀架总成出口处并均供与自动剥线机控制机构相连的压线机构和弯线机构,该压线机构具有压线下模、压线上模和驱动压线下模和压线上模之间呈开合运动的压线气缸,该压线下模和压线上模之间供电线贯穿;该弯线机构具有支撑电线的弯线支杆、供与电线相抵靠的弯线压板和传动于该弯线压板的弯线电机。
进一步,该压线下模固定在自动剥线机上,该压线上模与压线气缸输出轴固定相连。
进一步,该弯线压板固定在弯线支杆上,而该弯线支杆传动于弯线电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自动剥线机的自动折弯装置,其当需要进行弯线处理时,其先由自动剥线机控制机构控制好需要弯线的长度,然后驱动压线气缸而使得该压线下模和压线上模呈闭合状态,从而起到压线的功效;接着该弯线电机则会带动该弯线压板而对电线进行折弯处理。故本实用新型能完全自动化地进行弯线操作,从而具有速度快和工作效率高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折弯装置应用在自动剥线机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自动剥线机 100
送线机构 1 刀架总成 2
操作面板 3 自动折弯装置 4
压线机构 41 压线下模 411
压线上模 412 压线气缸 413
弯线机构 42 弯线支杆 421
弯线压板 422 弯线电机 423
电线 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其示出的为一种自动剥线机100,包括送线机构1、刀架总成2以及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该送线机构1将电线5输送至刀架总成2中从而由该刀架总成2对电线5进行剥线和切断操作,该控制机构与该送线机构1和刀架总成2均相连,从而起到控制送线机构1和刀架总成2协同工作的作用;另外,为了能够实时调整控制机构的内设参数,该控制机构还包括操作面板3,从而可以来调整诸如电线5长度和剥开长度等参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特征与现有技术中基本相同,故不再进行一一赘述,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剥线机100的自动折弯装置4,其包括压线机构41和弯线机构42,其中:
该压线机构41,设置在刀架总成2的出口处,并与控制机构相连;具体该压线机构41包括压线下模411、压线上模412和压线气缸413,该压线下模411和压线上模412分设于电线5的两端,从而供电线5穿设于两者之间;该压线气缸413则驱动压线下模411和压线上模412之间呈开合运动,具体的,该压线下模411固定在自动剥线机100上,而该压线上模412则与压线气413相连并由该压线气缸413带动而呈上下运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学敏,未经陈学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1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RAM中增加的刷新间隔和能量效率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