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蔽泵外置冷却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231582.1 申请日: 2010-06-22
公开(公告)号: CN201723501U 公开(公告)日: 2011-01-26
发明(设计)人: 张伟峰;赵宝东;马健峰;李红良;曹立国;徐敏江 申请(专利权)人: 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4D29/58 分类号: F04D29/58
代理公司: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代理人: 唐迅
地址: 314513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屏蔽 外置 冷却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酯生产的化工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屏蔽泵外置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聚酯生产的化工行业中,普遍使用屏蔽泵作为输送热媒(热媒温度在300℃左右)的动力源,大多屏蔽泵均配套冷却水夹套,用以冷却润滑屏蔽泵石墨轴承的热媒和屏蔽泵线圈,因屏蔽泵自身的设计及制造技术,热媒和线圈的冷却空间很小,同时由于使用工况差别很大,导致部分泵润滑用的热媒不能有效的冷却,特别是外界温度过高时,热媒冷却不够,导致屏蔽泵线圈温度较高,容易引起屏蔽泵跳停甚至线圈烧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降低热媒温度的屏蔽泵外置冷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屏蔽泵外置冷却装置,包括屏蔽泵、设置在屏蔽泵内的冷却水夹套、与屏蔽泵相连的热媒管,所述热媒管上、靠近屏蔽泵入口处的一侧设置有外置冷却器,该外置冷却器主要由冷却腔、设置在冷却腔内的冷却管组成,冷却腔上分别设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冷却管两端分别与热媒管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管呈螺旋状设置在冷却腔内,可利用增加热媒的冷却换热表面积,加快热媒的冷却速度,达到热媒理想降温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腔的冷却水出口与屏蔽泵冷却水夹套的冷却水入口连通,结构紧凑,可有效的利用冷却水进行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置冷却器与屏蔽泵入口间的热媒管上设置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阀门为针阀。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屏蔽泵外置冷却装置,利用增加热媒的冷却换热表面 积,加快热媒的冷却速度,冷却效果良好,在实际使用中,与原有屏蔽泵通过冷却水夹套进行冷却的效果相比,热媒可多降低20℃左右,降低热媒的温度达到热媒理想降温的目的,保证线圈的温度,防止屏蔽泵跳停甚至线圈烧毁,结构小巧,制作简单,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屏蔽泵1,热媒管2、9,屏蔽泵冷却水夹套3,外置冷却器4,针阀5,冷却管6,冷却腔7,冷却腔的冷却水入口8,冷却腔的冷却水出口10,屏蔽泵冷却水夹套的冷却水入口11,屏蔽泵冷却水夹套的冷却水出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种屏蔽泵外置冷却装置,包括屏蔽泵1、设置在屏蔽泵内的冷却水夹套3、与屏蔽泵相连的热媒管2、9,所述热媒管2、9上、靠近屏蔽泵1入口处的一侧设置有外置冷却器4,该外置冷却器4主要由冷却腔7、设置在冷却腔7内的冷却管6组成,冷却腔7上分别设有冷却水入口8和冷却水出口10,冷却管6两端分别与热媒管2、9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屏蔽泵外置冷却装置,利用增加热媒的冷却换热表面积,加快热媒的冷却速度,冷却效果良好,保证线圈的温度,防止屏蔽泵跳停甚至线圈烧毁,结构小巧,制作简单,拆装方便。 

所述的冷却器4可以是其它常用的冷却器,如风冷式冷却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种屏蔽泵外置冷却装置,包括屏蔽泵1、设置在屏蔽泵内的冷却水夹套3、与屏蔽泵相连的热媒管2、9,所述热媒管2、9上、靠近屏蔽泵1入口处的一侧设置有外置冷却器4,该外置冷却器4主要由冷却腔7、设置在冷却腔7内的冷却管6组成,冷却腔7上分别设有冷却 水入口8和冷却水出口9,冷却管6两端分别与热媒管2、9相连,冷却管6呈螺旋状设置在冷却腔7内,冷却腔7的冷却水出口10与屏蔽泵冷却水夹套的冷却水入口11连通,外置冷却器4与屏蔽泵1入口间的热媒管2上设置有针阀5。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屏蔽泵外置冷却装置,利用增加热媒的冷却换热表面积,加快热媒的冷却速度,冷却效果良好,在实际使用中,与原有屏蔽泵通过冷却水夹套进行冷却的效果相比,热媒可多降低20℃左右,降低热媒的温度达到热媒理想降温的目的,保证线圈的温度,防止屏蔽泵跳停甚至线圈烧毁,结构小巧,制作简单,拆装方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1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