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2584.2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5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屋(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有一种灯具结构,是将发光体安装在反光板的内侧底部,当灯亮起时,发光体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从灯具内射出,一部分通过反光板反射之后再射出灯具之外。这种结构的灯具由于发光体发出的光总是有一部分直接照射出来,当人的眼睛正对灯具时,很容易被光线直射而给人以刺眼的感觉。对于有些大功率的LED发光体来说,光线很强烈,直射眼睛还会有刺痛的感觉。为此,这种灯具结构普遍存在光线不够柔和,直视时会有刺眼的感觉,实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线不直射的灯具,其可避免光线直射眼睛而产生刺眼的感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灯具,其灯体外侧设置有反光板,该反光板的外侧边缘向内延伸至少一个固定块,固定块的内侧安装有至少一个发光体。
所述的反光板外侧反光面成由若干小块的反光面组成。
所述的固定块为块状,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块且在圆周方向均匀公布在反光板外侧边缘。
所述的固定块为环状固定圈。
所述的环状固定圈的内侧环周安装有在圆周方向均布的若干发光体。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将灯具的发光体安装在反光板的外侧并朝向灯具的内侧,而不是象现有技术那样将发光体安装反光板的底部朝向灯具的外侧,这样在灯亮起时,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将射向灯具的内侧,由反光板进行反射后再射出灯具之外,因为光线不直射出来,即使用眼睛直视也不会有刺眼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灯具,如图1A、1B、1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灯具在其灯体1的外侧设置有反光板2,该反光板2的外侧边缘向内延伸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固定块3,每个固定块3的内侧安装有至少一个发光体4。
由于所述的灯具将发光体4安装在反光板2的外侧并朝向灯具的内侧,这样在灯亮起时,发光体4发出的光线将射向灯具的内侧,由反光板2进行反射后再射出灯具之外,因为光线不直射出来,即使用眼睛直视也不会有刺眼的感觉。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光板2外侧反光面可以设置成由若干小块的反光面21组成,将整块较大的反光面打碎成小块的反光面之后,通过减少每块反光面的面积,可以避免形成大块的反射光斑,使形成的光线更为柔和舒适。
所述的固定块3可以为金属导热片,以尽快地将发光体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延长发光体的使用寿命。该固定块3在安装时,可以在反光板2的外侧边缘开设镂空孔22,该固定块3透过该镂空孔22锁固在灯体1上的导热体11上,这样固定块3将直接与该导热体11接触,可增加散热效果。
所述的发光体4可以是LED发光体等。
如图2A、2B、2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灯具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体相同,均包括有灯体1、反光板2、固定块3及发光体4。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反光板2的外侧边缘向内延伸有三个在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固定块3,每个固定块3的内侧均安装有至少一个发光体4。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标号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图3A、3B、3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灯具与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反光板2的外侧边缘向内延伸有四个在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的固定块3,每个固定块3的内侧均安装有至少一个发光体4。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和标号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屋(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正屋(厦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2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