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或插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3135.X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穗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6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插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或插座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或插座装置通常包括本体和卡合于本体上的盖体。盖体用于遮盖本体上的固定件,防止固定件外露。
当需要拆卸本体时,取下盖体后放置旁边,再拧开螺钉即可。然而,在安装过程中发现,放置于旁边的盖体容易被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防止盖体丢失的开关或插座装置。
一种开关或插座装置,包括本体和固定于本体上的盖体,所述本体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盖体上凸设用于插设于第一固定孔内的第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卡设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卡制部和第二卡制部,所述第二卡制部位于第一卡制部和所述盖板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让位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所述盖体上还凸设用于插设于第二固定孔内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凸设有第三卡制部,所述第三卡制部用于在第二固定部插设于第二固定孔内时卡设于所述壳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让位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上还开设有位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之间的锁合孔,所述锁合孔用于供固定件穿过以将本体固定。
上述开关或插座装置通过同时设置第一卡制部和第二卡制部,使得在拆卸过程中,盖体的一端可固定于本体上,从而避免盖体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开关或插座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开关或插座装置的另一状态立体图。
图3为图1中开关或插座装置的盖体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盖体右视图。
图5为图4中盖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开关或插座装置的盖体扣合于本体过程中的剖面图。
图7为开关或插座装置的盖体扣合于本体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开关或插座装置100包括本体10和盖合于本体10上的盖体20。
本体10上开设有锁合孔113、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12。锁合孔113位于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12中间。固定件(如螺钉等)穿过锁合孔113后螺合于下壳体或墙体上(图未视),从而将本体10固定于下壳体或墙体上。
盖体20固定于本体10上,用于遮盖固定件(如螺钉等),防止固定件外露。盖体20大致为板状,其上两端凸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112对应的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
第一固定部21大致为柱状,用以插设于第一固定孔111内。第一固定部21外表面上凸设有用于卡设于本体10第一卡制部211和第二卡制部212。第一卡制部211位于第一固定部21上远离盖体20的端部,第二卡制部212设置第一卡制部211和盖板20之间。第一固定部21上开设有让位槽213,以便于在第一固定部21受挤压时发生变形。
第二固定部22大致呈柱状,用以插设于第二固定孔112内。第二固定部22外表面上凸设有第三卡制部223。第三卡制部223用以在第二固定部22插设于第二固定孔112内时卡设于本体10,防止第二固定部22脱离本体10。第二固定部22上亦开设有让位槽213,以便于在第二固定部22受挤压时发生变形。
组装时,首先,将本体10卡合在下壳体上,再通过固定件(如螺钉等)穿过锁合孔113后螺合于下壳体上,以将本体10固定于下壳体上;然后,将盖体20盖合于本体10上,并将第一固定部21插设于第一固定孔111内,使得第二卡制部212卡设于本体10上,将第二固定部22插设于第二固定孔112内,使得卡制部221卡设于本体10上。至此,组装完毕。
当需要拆卸开关或插座装置100时,挤压第一固定部21,使得第二卡制部212与本体10脱离,第一卡制部211卡设与本体10上;同时,挤压第二固定部22,使得第三卡制部223与本体10脱离,此时盖体20的一端通过第一卡制部211卡持于本体10上,另一端为自由端。转动自由端,即可将固定件(如螺钉等)外露,可方便继续进行拆卸。
上述开关或插座装置100通过同时设置第一卡制部211和第二卡制部212,使得在拆卸过程中,盖体20的一端可卡持于本体10上,从而避免盖体丢失。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转换应急电源
- 下一篇:连接器组合结构